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观察有、无脂肪肝的大肠癌(CRC)患者肝转移发生的差异,分析脂肪肝对CRC肝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经结肠镜与病理和/或手术诊断的CRC患者326例,其中肝转移70例,脂肪肝55例。配对比较设计:根据CRC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例数,以1∶2的比例确定非脂肪肝组,按年龄、性别及病情尽量匹配的原则确定,然后对其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非配对CRC的比较中,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的24.0%(P<0.01),而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配对大肠癌的比较中,上述差异仍然存在,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P<0.01),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C患者有脂肪肝时发生肝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无脂肪肝者,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成功患者免疫功能及肺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接受心肺复苏成功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及治疗后肺功能、免疫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O2)、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肺静态顺应性、肺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及平台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治疗应用在心肺复苏成功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水平,且对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miR-128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11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统计分析miR-128与胃癌患者临床参数的关系.结果 miR-128在胃癌中表达下调,在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35例,阴性表达77例,而在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89例,阴性表达23例;与患者的TNM分期相关,TNM Ⅰ~Ⅱ期患者中miR-128低表达的42例,高表达28例,TNM Ⅲ~Ⅳ期患者中miR-128低表达的35例,高表达的7例.结论 miR-128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与胃癌患者TNM分期,可作为胃癌分期预测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肝肾综合征(HRS)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患者和26例体检健康者的血清TNF-α水平及肾功能,分析TNF-α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TNF-α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其肾功能损害程度随血清TNF-α水平升高而加重,且与Ccr成正相关。结论TNF-α在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小儿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予口服奥美拉唑0.6-0.8 mg/kg,qd,疗程8周;对照组(20例)予口服奥美拉0.6-0.8 mg/kg,qd,4周后改用法莫替丁0.7-0.9 mg/kg,qn(睡前服),共8周。2组均同时加服多潘立酮,治疗8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胃镜下治愈率。结果治疗组胃镜下治愈率96%、好转率4%,有效率100%。对照组胃镜下治愈率85%,好转率15%,有效率100%。治疗组症状完全缓解率100%,对照组症状完全缓解率9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是治疗小儿反流性食管炎的有效药物,治疗4周临床症状缓解后能否予法莫替丁替代治疗,还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乙肝病毒药物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6例,根据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将其分为ADV(14例)、ETV(14例)、LDT(15例)、LAM(14例)、LDT+ADV(15例)以及LAM+ADV(14例)六组,分析其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造成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组年龄、性别、HBV DNA、ALT、Scr、e GFR以及HBe Ag阳性率等方面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经单因素分析得出,年龄、e GFR、使用抗乙肝病毒药物是导致患者发生肾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患者年龄≥40岁,e GFR位于60-90之间以及服用ADV药物治疗是导致患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长期服用抗乙肝药物治疗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造成患者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含年龄、肾小球滤过率以及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因此对于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治疗的老年患者应当加强对其肾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7.
8.
腹泻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消化道疾病,是儿科最常见、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随着医药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止泻药不断开发研制并投人临床使用,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疗效,为此笔者从2003年10月~2004年9月,1年中对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腹泻患儿进行中医辩证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更昔洛韦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抗病毒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诊为手足口病的130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更昔洛韦治疗组[80例,剂量10 mg·(kg·d)-1]和炎琥宁加三氮唑核苷对照组[50例,剂量5,8 mg·(kg·d)-1]。结果发热和口腔、手、足、肛周皮疹好转时间,更昔洛韦治疗组均较炎琥宁加三氮唑核苷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更昔洛韦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炎琥宁加三氮唑核苷对照组;短期使用更昔洛韦,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更昔洛韦短期静滴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以明显缩短发热、口腔疼痛和手足口部皮疹消退时间,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肝硬化伴有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其在肝肾综合征(HRS)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0例肝硬化病人和26例健康体健者的血清CRP水平,同时检测其肾功能。并分析CRP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结果:CRP在肝硬化不同程度肾功能损害患者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随着肾功能衰竭的加重有逐渐升高的趋势,并与Ccr成负相关。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肝硬化肾功能损害的程度,并有助于判断HRS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