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硬膜外术后自控镇痛(PCEA)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剖宫产术后PCEA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0例剖宫产病人,年龄22~33岁,ASA(美国麻醉医学协会)Ⅰ~Ⅱ级。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每组50例,所有病人均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史。1.2方法:所有病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0SAHS)患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OSAHS患儿40例,年龄8~10岁,随机分为试验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手术开始15min后试验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5m/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记录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4h镇痛评分,并观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3~4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15%和45%,P<0.05).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比较:试验组术后PACU停留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40.3±11.3)min和(35.3±10.5)min,P<0.05].试验组未发生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芬酯对0SAHS患儿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治疗效果、镇痛效果较好,术后躁动发生率降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喉罩-芬太尼复合七氟醚与喉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2种麻醉方法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中的应用。提供更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方法 60例接受TURP患者随机均分为喉罩一芬太尼复合七氟醚(A)组与喉罩-芬太尼复合丙泊酚(B)组。麻醉诱导采用静注咪唑安定0.1~0.2mg/kg。芬太尼3μg/kg,维库溴铵0.08~0.1mg/kg,待下颌松弛置入喉罩后,A组吸入七氟醚浓度在1.5%~2.5%,B组泵入丙泊酚5~7mg/kg.h维持麻醉,两组患者均持续泵入芬太尼3~4μg/kg.h。BIS值维持在40~60之间,记录患者术中生命体征、苏醒时间的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2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P〈0.05),A组MAP、HR在手术开始后(T3与T4)已基本恢复到诱导前水平,而B组术中手术开始后(T3与T4)仍明显低于诱导前,且较A组麻醉前水平及对应时间点水平低(P〈0.05)。B组的苏醒时间比A组长(P〈0.05)。结论喉罩一芬太尼复合七氟醚或喉罩一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用于TURP都能提供满意的麻醉,七氟烷比丙泊酚可控性更佳,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术后苏醒更为迅速,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4.
陈奋莺  周洁民  苏洁 《当代医学》2011,17(36):58-59
目的评价喉罩通气在小儿纤支镜检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5例ASA分级Ⅰ~Ⅱ级接受纤支镜检查的住院患儿为观察对象,以芬太尼4μg/kg+丙泊酚2mg/kg诱导后置入喉罩接L型通气接头通气,术中保留自主呼吸,持续泵入丙泊酚4mg/kg.h维持麻醉,检查者将纤支镜从L型吸痰通气接头插入并穿越喉罩,通过纤支镜注入少量2%利多卡因后开始操作直至完成手术。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及心电图(ECG)。同时观察并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呛咳,体动情况、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诱导后患儿MAP及HR均明显低于麻醉前水平,手术开始后MAP及HR逐渐恢复诱导前水平,术中各时间点MAP及心率(HR)变化无明显差异,术中患儿SpO2均保持90%以上,术中无呛咳,体动;苏醒快且彻底;只发生一例苏醒期躁动且恶心呕吐发生率低。结论喉罩可以提供确实可靠的通气,辅以小剂量芬太尼+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在小儿纤支镜检中可产生良好的镇静效果,减少因手术操作引起的应激反应,减少苏醒期躁动及恶心呕吐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68例需要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精神科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A组)和依托咪酯组(B组),每组34例.A组用丙泊酚1.5~2 mg/kg及珑珀胆碱0.5~1 mg/kg诱导,B组用依托咪酯0.2~0.3 mg/kg及琥珀胆碱0.5~1 mg/kg诱导,进行无抽...  相似文献   
6.
陈奋莺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25-4826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孕妇产程进展的影响和不同镇痛措施下的剖宫产情况.方法 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50例在我院待产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试验组25例孕妇实施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对照组孕妇则不进行分娩镇痛;对比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情况以及剖宫产率.结果 试验组25例孕妇在采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分娩镇痛后,镇痛效果和产程时间等多项试验指标优于对照组孕妇;2组孕妇在相关的诊疗数据上也具有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既能缩短产程时间,也能将剖宫产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安全性也相对较高,所以是临床上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 ,值得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和改进小鼠脓毒症模型构建方法;方法 12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12组,实验分四组,每组设置三个平行组,采用直径2mm三棱针予盲肠结扎和穿孔,A组(距离盲肠末端1/3处结扎,穿刺1孔),B组(距离盲肠末端1/3处结扎,穿刺2孔),C组(距离盲肠末端2/3处结扎,穿刺1孔),D组(距离盲肠末端2/3处结扎,穿刺2孔),观察72h死亡情况;结果 A组死亡率0%~50%,B组死亡率30%~50%,C组死亡率30%~60%,D组死亡率80%~90%;结论 研究药物对脓毒症的治疗作用建议用B组建模,而观察药物保护实验则建议选用D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