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中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基因型别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500例临床诊断为尖锐湿疣的男性患者,从送检样本中提取病毒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对病毒DNA进行扩增后,利用基因芯片对扩增产物进行导流杂交和分型检测。使用Excel对数据进行整理,并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500例尖锐湿疣男性患者中有388例检出HPV DNA阳性,其检出率为77.6%(388/500)。感染人群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占55.8%(279/500)。检出HPV阳性的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高危型HPV感染仅有16例,检出率为3.2%(16/500);混合型HPV感染81例,检出率为16.2%(81/500)。单一型别感染291例,检出率为58.2%(291/500);多重感染97例,检出率为19.4%(97/500)。HPV单一感染患者中,感染亚型主要是HPV 6型,HPV多重感染以二重感染和混合型感染为主。结论 佛山地区男性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以感染低危型HPV 6型为主,好发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1~40岁;单一感染居多,多重感染则以混合型二重感染为主;且HPV感染引起的尖锐湿疣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3.
马均宝  吴智刚  陈启然 《海南医学》2005,16(11):115-117
目的分析导致临床感染的242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来源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来自各临床科室的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学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以呼吸道和伤口创面感染为主要临床感染来源,抗感染药物中敏感率以特美汀(90.1%)、亚胺培南(87.2%)、特治星(85.1%)为最高,次为哌拉西林(84.7%)、妥布霉素(83.1%)和左氧沙星(82、6%);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唑啉(99.6%)、头孢替坦(99、6%)、氨苄西林(97.5%),次为复方新诺明(90.9%)、头孢曲松(87.2%),其耐药情况较严重。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单一及多重耐药情况均较严重,需高度重视,且要加强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合理谨慎使用抗生素仍是延缓其耐药株快速升高的最好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