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收治的67例70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6.6岁,平均病程2.3个月,无早期获得诊断者。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病率为63%,淋巴结转移率为63%。根治性结肠的切除率为87%,姑息性切除率为6%,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6%,病死率为2.9%。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仍为首选。应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提高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发病原因、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3~2005年收治的21例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均发生于腹部手术后3~12d,20例经非手术治疗后,3~6周逐渐恢复可正常进食。1例因患者拒绝治疗而死亡。结论腹部手术后胃无力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胃无力症的主要手段。采用非手术治疗可治愈胃无力症,应尽量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998-2005年收治的67例70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 本组平均发病年龄76.6岁,平均病程2.3个月,均为无早期获得诊断者。术前并存疾病的发病率为63%,淋巴结转移率为63%,根治性结肠的切除率为87%,姑息性切除率为6%,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为46%,病死率为2.9%。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手术治疗仍为首选。应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加强国手术期的治疗及精细的手术操作,可提高切除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士德加诺雷德对晚期前列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4例晚期前列腺癌采用康士德50mg。每日1次,持续口服,腹部皮下注射诺雷德3.6mg,每28天一次,连用6~10次,用药期间每月复查PSA、性激素。待PSA降至正常水平,癌灶缩小,症状改善好转后停用诺雷德。结果24例治疗后,第一年,22例PSA降至正常;第二年,15例病情稳定,9例PSA反跳至17—120ug/L,病情恶化;随访第三年,11例(46%)患者生存,13例(54%)死亡。结论康士德加诺雷德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治疗初PSA很快降至正常者疗效肯定,PSA降低慢,且不能下降至正常或降至正常后又反跳者,早期尚能控制病情,一旦PSA反跳,则提示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并发症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78例患者经LC成功切除胆囊,手术成功率98.16%,中转开腹22例,占1.84%,376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手术时间,15~180 min,平均(42±5)min,术后住院时间3~5 d,平均3.8 d.8例发生并发症,胆道损伤2例,胆漏3例,切口感染3例.所有患者均治愈,无手术死亡.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出血少,对腹腔器官干扰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临床仍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良好的胆道外科意识,科学的解剖方法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正确把握中转手术指征及放置腹腔引流管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SNP敏感性纳米级复合分子开关在性别鉴定中的应用。方法(1)单碱基敏感性复合分子“开/关”与普通PCR技术相结合对筛选出的特异已知样本进行检测:用常染色体基因片段作为对照,分别用同一样本的X,Y基因特异性引物延伸产物(x,Y)与常染色体引物延伸产物(A)进行比较,得出正常男性及女性的X/A,Y/A比值。建立标准化的普通PCR检验系统。(2)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两个靶基因进行检测,对双靶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SNP敏感性分子开关准确检测了Y染色体上才有的特异序列。男性的X/A,Y/A比值分别为1:1和3:2,女性的X/A,Y/A比值均为1:1。结论SNP敏感性纳米级复合分子开关能够准确地对临床性别表型正常的人进行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猝死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干预指引单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5年7月起开始将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猝死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干预指引单应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之中,对指引单使用前(2015年4月至2015年6月)和使用后(2015年7月至2015年9月)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指引单使用后护理人员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猝死风险管理能力的评分显著高于使用前,使用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猝死率显著低于使用前,而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则显著高于使用前( P<0.05)。结论将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猝死高危因素评估与预防干预指引单应用于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之中,能显著提高呼吸内科护理人员对住院患者猝死风险管理的能力,降低患者出现猝死的可能性,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斜矢状位黑血MRI增强扫描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膜剥脱手术(CEA)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 25例症状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6个粥样硬化颈动脉)进行了CEA。术前1周以内,对所有患者预手术侧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进行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及斜矢状位黑血MRI增强扫描(OB-CEMRI)。由2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在DSA及OB-CEMRI图像上评价颈动脉(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最大狭窄部位、斑块破溃情况、最大狭窄程度、斑块累及范围,并将DSA、OB-CEMRI图像与CEA术后斑块病理切片图像进行对照,分别分析DSA和OB-CEMRI在显示上述评价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DSA(κ=0.807)和OB-CEMRI(κ=0.812)在判断颈动脉最大狭窄部位方面与病理图像均有较好的一致性。DSA诊断斑块破溃的敏感性为40.0%、特异性为66.7%,而OB-CEMRI的敏感性为90.0%、特异性为83.3%。在评价颈动脉管腔最大狭窄度方面,虽然DSA与OB-CEMRI无显著差异([77.33±3.79)%vs(76.02±3.95)%,P=0.648],但与病理图像比较,OB-CEMRI低估了管腔狭窄程度(P=0.008)。OB-CEMRI所显示的斑块累及范围18.96±4.96 mm更接近于病理(18.13±4.57 mm,P=0.506),明显大于DSA所显示的范围(14.80±3.78 mm,P=0.004)。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OB-CEMRI可以较客观地评价粥样硬化颈动脉(颈总动脉远端、分叉处及颈内动脉近端)管腔最大狭窄部位、斑块破溃、斑块累及范围,但在评价管腔最大狭窄程度方面不如DSA准确,如果能在CEA术前联合使用OB-CEMRI和DSA对粥样硬化颈动脉进行检查,可为手术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60岁以上急性胆囊炎患者2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68例中行胆囊切除手术180例(胆总管T管引流4例),胆囊大部切除术21例,胆袭造瘘术8例,治愈266例,死亡2例.结论:老午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明显降低病死率及缩短住院时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参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丹参粉+奥扎格雷钠)、对照组30例(奥扎格雷钠),治疗后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加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粉联用奥扎格雷钠可显著改善神经和运动功能,治疗脑梗塞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