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RhCcEe抗原配合性输血在定期输血患者血液灌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河池市人民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20例需定期输血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60例。两组均进行输血前血清学检测, 研究组选择ABO、Rh C、c、D、E、e抗原相合性/相容性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对照组选择ABO及RhD相合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比较两种输血方案的输注有效率、血液学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结果研究组的输注总有效率为98.33%(59/60), 对照组的输注总有效率为95.00%(57/6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12周后, 研究组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高于对照组, 总胆红素(TBIL)低于对照组(均P<0.05)。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0, 对照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10.00%(6/60),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抗原配合性输血在定期输血患者血液灌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含量在慢性肝病患者中的变化情况。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和酶法分别对250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血清HA、LNI、V-C、PCⅢ及TBA水平含量测定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病各组之间HA、LN、PCⅢ、Ⅳ-C及TBA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HA、LN、Ⅳ-C、PCⅢ及TBA升高趋势为:慢性肝炎(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CAH)(重度)<肝硬化组(LC)<肝癌组(HCC);各组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测定血清HA、LN、Ⅳ-C、PCⅢ及TBA水平既能反映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轻重,又能了解肝细胞炎症活动及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血脂(TC、TG、H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重氮盐法测定TBil、酶化学比色法测定TC、TG、HDL-C,LDL-C用Friedewald公式计算,LDL-C=TC-(HDL-C+TG/2.2)。检测150例冠心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的TBil及血脂水平。结果发现冠心病组的TBil及HDL-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冠心病各组之间血清TBil、TG水平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TBil、TC、TG、HDL-C、LDL-C的检测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百色市无偿献血人群情况,为招募安全血源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5年6月至2007年12月的献血者47 553份血液进行HBsAg、抗-HCV、抗-HIV、抗-TP、ALT检测.结果 (1)47 553名献血者血液检测阳性率为4.89%;(2)献血者中18~30岁的年轻人占71.8%,女性少于男性;(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占80.3%,其阳性检出率低于初中和小学;(4)无固定职业阳性检出率6.74%,其次为办事人员和商业服务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结论 献血者选择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招募安全血源策略中的重要环节,应加强无偿献血宣传,以确保血源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关系。方法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及酶法对45例AMI患者和50例骨骼肌损伤及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CRP、cTnI、CK-MB水平检测。结果AMI患者CRP、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骨骼肌损伤组及正常对照组;联合检测cTnI+CRP+CK-MB、CRP+CK-MB、cTnI+CRP阳性率均为100%。结论血清中CRP、cTnI、CK-MB是急性心肌梗塞诊断与治疗的敏感指标,同时对血清中CRP、cTnI、CK-MB的联合检测对AMI快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水平的变化以及在CHD各组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终点法、比浊法分别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5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以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CRP、Fib、UA含量,同时分析三者的关系。结果CHD患者CRP、Fib、UA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HD各组间CRP、Fib、UA含量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CRP、Fib、UA的检测可作CHD新的实验室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