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plk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过氧化氢对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作用6h后,对PC12细胞存活率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过氧化氢作用后,PC12细胞plk1基因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剂量依赖性降低PC12细胞的存活率,增强PC12细胞plk1基因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 过氧化氢降低PC12细胞的增殖活力,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强Plk1蛋白表达水平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天麻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天麻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引起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14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提取物高剂量组(150 mg.kg-1)、天麻提取物中剂量组(100 mg.kg-1)、天麻提取物低剂量组(50 mg.kg-1)、尼莫地平组(25 mg.kg-1),各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6,12,24 h 3个亚组,分别于再灌注6,12,24 h处死,经海马CAI区连续冠状切片,分别用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细胞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半胱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蛋白阳性细胞数。结果:①再灌注6,12,24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神经元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再灌注6,12,24 h天麻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细胞凋亡率与模型组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②再灌注6,12,24 h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caspase-8阳性细胞数明显升高(P<0.05,P<0.01),再灌注6,12,24 h天麻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尼莫地平组caspase-8阳性细胞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天麻能通过有效的抑制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细胞的凋亡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T3、T4、FT3、FT4、TSH含量,同时检测正常健康对照者血清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FT3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4、FT4、TSH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血清T3、FT3升高(P0.01),FT4、TS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梗死急性期可发生显著变化,其中FT3下降显著,随着病情好转逐渐恢复,因此,监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作为判断病情及预后的一项生化参考指标,对临床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研究者将神经质定义为容易表现出焦虑、妒忌、抑郁等情绪或喜怒无常的人格特质. 瑞典科学家选取了800名平均年龄为46岁的中年女性,并对她们进行了为期38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容易苦恼和孤僻离群的女性患上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最高.  相似文献   
6.
出血性转换(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是指在脑梗死缺血区内出现自发性出血转变。因脑栓塞并发出血性转换的发生率更高,给治疗增加了难度,所以,掌握其发生特点有助于此病的诊断和治疗。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6年3月诊治的18例心源性脑栓塞后出血性转换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43~65岁,平均年龄(54·63±9·61)岁。本组病例符合1995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其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11例(61·1%),包括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行冠脉支架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柴芍龙牡汤加味治疗肝郁血虚型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脑卒中后失眠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芍龙牡汤加味,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片,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测定血清食欲素A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及随访PSQI总分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提高,且治疗组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随访血清食欲素A含量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食欲素A含量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2.5%和77.5%,P<0.05)。结论柴芍龙牡汤加味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肝郁血虚证失眠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血清食欲素A含量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程序化护理对肢体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程序化护理。比较两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FMA与FIM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陈东丽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64-166
目的 探讨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的关系及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头痛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DS、NR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4周,观察组患者的HADS、NRS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2周,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头痛减轻有效率分别为32%(16/50)、20%(10/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头痛减轻有效率为66%(33/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18/50)(P〈0.05)。结论 原发性头痛与焦虑抑郁密切相关,抗焦虑抑郁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脑缺血患者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原因,涉及一系列复杂的机制。缺血所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在缺血后脑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几年来,脑缺血后的再灌注损伤受到广泛关注,缺血半暗带的脑保护治疗是治疗再灌注损伤的重点,其中细胞凋亡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动物实验已证实特异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有脑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对COX-2及其抑制剂的深入研究,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应用将会为脑梗死的治疗提供新的药理学靶点。本文就COX-2在脑缺血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和相关机制、特异性COX-2抑制剂对缺血性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