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常染色体STR鉴定同胞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常染色体STR遗传标记鉴定两个体同胞关系的可行性。【方法】用PowerPlex^TM 16体系15个常染色体STR基因座检测50对全同胞、25对半同胞和50对无关个体,ITO法计算全同胞关系指数(PSI)、半同胞关系指数(HSI)和PSI:HSI值,比较3组两个体间等位基因匹配情况,并进行组间差异的x^2检验。【结果】全同胞的FSI均大于1;19对半同胞的HSI大于1;无关个体FSI均小于1;49对无关个体HSI小于1,1对为1.297。46对全同胞的FSI:HSI值大于1,22对半同胞的FSI:HSI值小于1。全同胞组两个体间1对等位基因全相同、半相同、全不同的基因座数平均值分别为6.06个、7.52个、1.42个;半同胞组分别为2.96个、8.48个、3.56个;无关个体组分别为1.24个、7.22个、6.54个。x^2检验3组两个体间1对等位基因全相同和全不同的基因座数差异有显著意义,半相同的基因座数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PowerPlex^TM 16体系在全同胞一无关个体的鉴定中效率较高,在鉴定半同胞一无关个体或全同胞一半同胞时效率降低。全同胞一半同胞关系鉴定时,PSI:HSI值是一个较有效的指标:大于1倾向于为全同胞,小于1倾向于为半同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NA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患者移植后植入状态的可行性及在患者移植的预后和疾病复发的预警作用。方法应用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对6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中患者移植前、后及供者的基因分型进行检测,并对25例进行追踪监测和动态分析。结果48例Allo-HSCT术后,患者基因分型表现为供者源型,13例表现为受者源型,5例表现为嵌合状态型;通过对25例追踪监测和动态分析,发现2例供者源型转为受/供者嵌合状态型,4例嵌合状态型转为供者源型,其他未见变化。结论DNA多态性分析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患者移植物的植入状态,为临床移植提供准确、可靠的实验指标,为进一步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广东汉族人群复杂短串联重复SE33(ACTBP2)位点的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 SE33位点在广东汉族群体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引物对 SE33位点进行 PCR扩增,采用 Prism ABI377 DNA自动测序仪分离 PCR产物,结合等位基因梯阶和分子量内标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在 114名广东汉族无关个体中观察到了 35个等位基因, 87种基因型.个体识别能力( DP)值为 0.986 1,杂合度( H)为 0.912 3.[结论] 荧光标记 SE33扩增体系个体特异性强,识别力高,是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高效的检测体系.  相似文献   
4.
中国6个群体线粒体DNA Region V的缺失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国广东地区汉族、华东地区汉族、内蒙古汉族、云南白族、内蒙古蒙古族、新疆维吾尔族等6个群体在线粒体DNA Region V的多态性。【方法】PCR扩增后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离片段,检测线粒体DNA Region V9 bp缺失的频率。【结果】在中国6个群体中发现标准型、缺失型和3型3种多态类型,9bp缺失频率在6个群体分别为21.4,18.0,14.0,16.9,7.0,10.4。【结论】中国6个群体在线粒体DNA Region V均存在9bp缺失的多态性,6个群体间的缺失频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与单纯药物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差异及其对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60例,脱落3例)和药物组(60例,脱落6例)。药物组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日10 mg,每晚睡前服;针药组在药物组基础上结合针刺治疗,穴取丝竹空、率谷、太阳、风池等,每次30 min,每天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VAS评分,ACA、MCA、PCA、VA、BA血流速度,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针药组VAS评分,ACA、MCA、PCA、VA、BA血流速度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药物组低(P<0.05)。针药组总有效率为96.5%(55/57),高于药物组的90.7%(49/54,P<0.05)。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盐酸氟桂利嗪可显著改善偏头痛患者疼痛程度,降低颅内血流速度,效果优于单纯口服盐酸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6.
摘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拐点尚未到来的现状,探讨艾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价值,并从治未病的核心思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辨证施灸,提出三期防治方案,以尽可能阻断病源、降低新增病例和新增医学隔离观察人员数、减少复发,充分发挥艾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工作中的特色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针对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优化过程中稳定性差和早熟问题,提出基于集成VPRS-RUGGA-支持向量机的肺部肿瘤计算机辅助诊断模型。首先,引入变精度粗糙集构造属性依赖度,结合属性约简长度和惩罚函数的加权和构造适应度函数框架;其次,采用无回放余数随机选择法、均匀交叉和高斯变异算子进行遗传操作;然后,在CT、PET和PET/CT样本空间中提取肺部肿瘤ROI区域特征,构造不同的特征空间,运用VPRS-RUGGA-支持向量机模型约简和分类识别;最后,在不同的样本空间中构造支持向量机(SVM)个体分类器,采用相对多数投票法输出集成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集成VPRS-RUGGA-SVM模型可以有效的提高泛化性能和稳定性,VPRS-RUGGA-SVM模型可有效改善早熟问题,提高模型的分类性能。  相似文献   
8.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的复合扩增是病理组织个体识别的常用技术。我们对石蜡包埋组织HE染色切片的STR荧光标记复合扩增进行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U-Net网络在医学图像分割任务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近年来,众多学者针对U-Net结构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扩展,比如编、解码器的改进和跳跃连接的改进。本文针对基于U-Net网络结构改进的医学图像分割技术从以下角度进行总结:首先,阐述U-Net网络在医学图像分割领域中的应用;然后,总结U-Net的七大改进机制:密集连接机制、残差连接机制、多尺度机制、集成机制、膨胀机制、注意力机制以及Transformer机制;最后,探讨U-Net结构改进的思路和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对U-Net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冬凌草甲素对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Raji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应用流式细胞仪、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TRAP-PCR-ELISA法检测细胞凋亡前后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冬凌草甲素可显著降低Raji细胞的端粒酶活性,抑制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关系。结论冬凌草甲素对B淋巴细胞白血病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白血病作用,降低细胞端粒酶活性,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