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兔食管对硅胶导管压迫缺血的时限,局部病理变化,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随机选用2.5kg左右的16只新西兰大白兔,经颈段食管置入外径5.5mm,长10mm硅胶导管,颈段食管外置,经腹行胃蘑菇造瘘,术后经蘑菇管给予流质,半流质,饲养1,2周后分别处死,进行受压食管大体解剖观察及组织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受压食管壁变薄,黏膜角化层形成,肌细胞萎缩,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死亡1只,无一例食管胸膜瘘发生,结论:兔食管硅胶导管有一定的耐受性,使用低张力气囊导管效果可能会更好,有望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D44v6、E -Cadherin表达与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分别将人鼻咽癌细胞克隆株F1在体外与鼠肺块共同孵育及胸内移植 ,然后将带瘤细胞肺块 (Ⅰ组 )和胸内瘤组织块 (Ⅱ组 )各行裸鼠皮下移植 ,并与瘤细胞悬液皮下移植瘤 (Ⅲ组 )比较 ,观察各组移植瘤转移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移植瘤回复培养细胞CD44v6和E -Cadherin表达。结果 Ⅰ组和Ⅱ组皮下移植瘤的总转移率和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Ⅲ组 (其中ⅠvsⅢ ,P <0 .0 5) ;肺转移仅发生在Ⅰ组。这两组移植瘤细胞CD44v6表达水平明显增高 ,其阳性细胞数分别为 (79.7± 5.7) %、(74.1± 3.1 ) % ,第 3组为 (65.6± 4.31 ) %移植瘤转移率与CD44v6高表达密切相关 ;E -Cadherin阳性细胞分别为 (41 .7± 4.9) %、(43.8± 6.4) %和 (2 7.4± 4.9) % ,Ⅰ组、Ⅱ组与Ⅲ组之间比较 ,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CD44v6的过表达和E -Cadherin功能障碍 ,可能在鼻咽癌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淋巴上皮瘤样癌(LELC)临床病理特征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表达情况。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5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病理科确诊的15例LELC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D-L1及广谱细胞角蛋白(pan-CK)、P40、白细胞共同抗原(LCA)、突触素(Syn)和Ki-67。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pstein-Barr(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结果 15例LELC患者中,男4例,女11例,年龄28~81岁,中位年龄59岁。病变部位见于肺部10例,涎腺3例,肾盂1例,鼻腔1例。光学显微镜下,癌细胞呈巢状、弥漫片状或条索状排列;细胞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胞质红染,界不清,未分化或低分化状;细胞核深染或呈空泡状,可见明显的核仁及核分裂像;间质伴丰富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pan-CK、P40均为阳性,间质淋巴细胞LCA阳性;14例样本Ki-67增殖指数≥40%。10例样本显示PD-L1膜阳性表达。14例样本EBER均为阳性。结论 LELC是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多见于肺部,大部分病变与EB病毒感染相关。大多数病例中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提示免疫治疗可能获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D44v6,E-Cadherin表达与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分别将人鼻咽癌细胞克隆株F1在体外与鼠肺块共同孵育及胸内移植,然后将带瘤细胞肺块(Ⅰ组)和胸内瘤组织块(Ⅱ组)各行裸鼠皮下移植,并与瘤细胞悬液皮下移植瘤(Ⅲ组)比较,观察各组移植瘤转移特点。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移植瘤回复培养细胞CD44v6和E-Cadherin表达。结果 Ⅰ组和Ⅱ组皮下移植瘤的总转移率和  相似文献   
5.
6.
乳腺原发性血管肉瘤(primary breast angiosarcoma,PBA)是乳腺罕见的恶性肿瘤,其病理形态多样,常表现为异常增生的血管样结构。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特征临床表现,组织学变化大,术前活检及术中冰冻诊断困难。本文结合1例PBA病理诊断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发病机制、治疗及其预后。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医学本科生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和基层医疗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需求。应用型医学本科生的培养对临床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要求,针对目前临床教学资源有限,临床实践技能培训不足等现状,需要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和师资结构,构建多元化的临床技能训练体系,加强临床实习阶段临床适应能力的训练等,以培养综合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临床医学本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改造的HPV16 E6/E7蛋白质疫苗(HPV16 mE6Δ/mE7)对表达HPV16 E6和E7的小鼠肺癌细胞的体内生长抑制作用,为肺癌免疫治疗提供新线索。方法 预防性实验:对C57BL/6小鼠先进行免疫,然后接种表达HPV16E6和E7癌蛋白的TC-1肿瘤细胞;第33天,对未出瘤小鼠进行第二次大剂量肿瘤细胞攻击。治疗性实验:C57BL/6小鼠先接种TC-1细胞,然后进行两次免疫治疗,再对末出瘤小鼠进行第二次大剂量TC-1细胞攻击实验。计算各组肿瘤发生率、肿瘤体积。采用MTT方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预防性实验:在100天的观察时间内,免疫组小鼠可以有效抵抗第一、二次肿瘤细胞攻击,所有小鼠均未见肿瘤发生;而PBS组及单纯佐剂组小鼠在第一次肿瘤细胞接种后6~12天内均有肿瘤形成,30天内因肿瘤负荷出现衰竭。在治疗性实验中,免疫组、PBS组、单纯佐剂组小鼠成瘤率分别为20%、90%、60%;第二次攻击实验中,免疫组仍有87.5%的小鼠无肿瘤生长,而其他两组动物在4~6天内均有肿瘤形成。MTT实验表明经mE6Δ/mE7免疫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明显强于对照组。结论 经改造的HPV16型mE6Δ/mE7蛋白质疫苗对于实验动物肺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为HPV16相关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9.
10.
鼻咽癌中EBV感染与某些基因产物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姚运红  陆元志  孙宁  唐慰萍  李飞虹 《肿瘤》2002,22(5):414-416
目的 观察EB病毒RNA(Epstin Barrvirus ,EBV)、膜蛋白 (LMP 1)、c erbB 2、CyclinD1,bcl 2和p5 3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相互间关系及其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了 36例鼻咽癌组织中EBV编码的encodedsmallRNAs(EBERs)、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LMP 1、CyclinD1、c erbB 2、bcl 2和 p5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36例鼻咽癌组织中全部检出EBVRNAs ,阳性率为 10 0 % (36 /36 ) ,LMP14 4 .4 % (16 /36 ) ,CyclinD15 2 .8% (19/36 ) ,c erB 25 8.3% (2 1/36 ) ,bcl 2 4 4 .4 % (16 /36 ) ,p5 333.3% (12 /36 )。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感染与c erB 2、CyclinD1癌基因的表达、p5 3抑癌基因的失活之间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鼻咽癌与EB病毒作为致瘤病毒激活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鼻咽活检组织中有EBERs及LMP 1的检出 ,对确定鼻咽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