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价值及局部感染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急诊科接收的100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普通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糖变化情况以及局部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98%,局部感染率为4%,血糖较之对照组变化显著,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急诊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有效率,更好的控制患者血糖,有效避免局部感染,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正>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病的重要因素和危险因素[1],是危害社区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通过对血压的良好调控,并将血压控制达标可以改善患者的动脉硬化度[2]。采取药物治疗控制血压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这要求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即患者对医嘱坚持执行制[3]。因此,控制高血压已成为社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分析乌镇社区管  相似文献   
3.
ICU是收治急重症患者的医疗场所,为保证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经常为患者翻身、携患者外出检查或患者病情好转后转科等,此类操作常常会引起患者生命体征的波动,存在加重患者病情的隐患.为了提高护理的安全性,我科将自制翻身巾试用于患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社区门诊管理中影响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服药的影响因素,为寻求提高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行为的方法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湘取在乌镇镇社区服务中心管理一年以上的5 692例中的359例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由社区医生按照统一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管理形式和高血压病认知程度等.结果 对359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45份,有效率96.1%,其中遵医嘱服药≥12个月281例(A组)、遵医嘱服药<12个月25例(B组)、不能遵医嘱服药39例(C组).(1)3组在文化程度、高血压病认知度和管理方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组患者的文化程度、高血压病认知度与C组比较;A组患者的高血压病认知度与B组比较;A、B组患者的管理形式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在A组中,相对于一般管理,用强化管理并有家庭成员参与这种方式管理的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服药坚持12个月以上,优势比(0R)>2(P<0.01).结论 社区高血压病患者遵医嘱服药与社区医生对患者的管理方式有关,所以加强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的管理是改变其遵医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nvasive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IABPM)是将穿刺管直接插入动脉内,通过测压管连接换能器直接测压的监测方法,能连续、准确地提供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数据,同时能绘制动脉压力曲线,可随时发现动脉压力变化,不受人工加压减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的影响,可为各类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评估、判断、治疗提供可靠数据,还可反复采取动脉血做动脉血气分析,减轻患者痛苦和护士工作量,是危重患者监测的首选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IABPM是有创性监测手段,容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因此,加强对实施IABPM 患者的科学护理,不但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科学性,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国内外大量文献表明,IABPM系统在不同操作环境、不同患者、不同操作者的应用中,都有不同效能。本文从备用阶段、测压阶段及拔管阶段3个阶段对IABPM系统效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综述,旨在为临床医护人员合理应用和评价IABPM系统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施肠造口俱乐部模式的健康教育并对其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10年3月全程参加健康教育俱乐部活动的患者143例,在肠造口俱乐部接受20次肠造口知识培训及7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前后,采用肠造口相关知识问卷、自我管理能力评价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对健康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育前患者的肠造口知识问卷及格率为47.6%,教育后及格率为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育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升,与教育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在教育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医学应对方式量表中"解决问题"因子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肠造口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帮助患者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与技能,建立健康行为,提高疾病应对能力以及对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急诊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方法从该院急诊科于2017年1—11月间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随机抽取96例进行实验,并将此9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主观满意度、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尿酮体转阴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等指标进行评价,得出综合护理工作的优劣。结果实验过程中观察记录的指标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67%,实验组患者尿酮体转阴的平均时间为(12.99±5.21)h,低于对照组的(18.02±5.13)h,实验组酸中毒纠正的平均时间为(5.96±2.08)h,优于对照组的(8.53±1.65)h,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78±1.33)d,优于对照组的(4.13±2.25)d,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5.9%,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2.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方式的不同会影响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通过对照实验发现,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糖,还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