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目的观察与评估脑电意识深度监测在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术者100例,依次交替分为2组(n=50)。A组程应用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指导术中用药,B组根据临床经验用药。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血气分析和心率,并于术后5个月随访小儿有无精神改变。结果A组苏醒时间比B组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意识深度监测用于小儿单孔腹腔镜疝手术效果明显,有利于患儿早期苏醒,减少全麻用药量,能有效防止术中麻醉过深或过浅。  相似文献   
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硬膜外麻醉75例,分为镇痛组45例,非镇痛组30例。男33例,女42例,年龄20~45岁,体重42~84kg,均为ASAⅠ~Ⅱ级,既往无便秘史,穿刺点T8~9~L1~2,术后均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双管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硬膜外双管阻滞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100例自愿行分娩镇痛的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Ⅰ组采用双管阻滞法,选择腰1~2向上、腰3~4向下置管,Ⅱ组采用单管阻滞法选择腰2~3向上置管。两组用药均为0.1%~0.15%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观察镇痛效果、不良反应、产程时间。结果Ⅰ组镇痛效果优良率84%,Ⅱ组优良率52%,两组比较Ⅰ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P〈0.05);对产程的影响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阻滞法较单管阻滞法有明显优势,镇痛效果更好、用药量少、可控性更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钟赤平  卢君 《当代医学》2013,(34):137-138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患者全麻腹部手术术后谵妄的疗效。方法80例确诊为术后谵妄的患者随机分成醒脑静组(X组)和对照组(F组),每组40例,并对治疗前及用药后12 h、24 h、72 h进行Mini-Mental State(MMS)测式方法评定和谵妄发生时及用药后第1天S 100β蛋白的测定。结果两组在发生谵妄时MMS评分和S 100β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X组治疗24 h后MMS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同时也明显高于F组(P〈0.05);F组治疗72 h后MMS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同时,治疗24 h后X组S 100β蛋白明显低于F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改善术后谵妄症状,可能与其有效抑制S 100β蛋白,保护脑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始于第一产程潜伏期末及活跃中末期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镇痛始于潜伏期末,蛛网膜下腔用药为芬太尼20μg;B组镇痛始于活跃中末期,蛛网膜下腔用药为芬太尼20μg+罗哌卡因2mg;A、B2组硬膜外腔自控输注均为0.1%罗哌卡因伍用1μg/mL的芬太尼。C组为自然分娩对照组。结果A、B组生命体征平稳;A、B组VAS评分明显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镇痛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VAS评分明显上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T0时点(镇痛前),产妇血清皮质醇浓度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后,A、B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不明显,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时点(胎儿娩出时),C组血清皮质醇浓度较T0时点明显上升(P〈0.05),并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镇痛起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第二产程、Bromage评分、剖官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3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始于分娩镇痛潜伏期及活跃期镇痛效果相同,二者对产妇及新生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48kg,ASAⅠ级。拟行右乳癌根治术。入室前30分钟肌注阿托品05mg、安定10mg。入室后静滴01%氯胺酮安定混合液,每分钟30滴,不久病人诉胸闷,未予注意,因手术开始即静注氯胺酮100mg,约1分钟发现病人呼吸停止,即面罩加压人工控制呼吸,同时停用氯胺酮、静注氨  相似文献   
7.
钟赤平  卢君  邹毅  刘冬梅 《当代医学》2011,17(31):94-9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与副作用。方法随机选择术后自愿行自控镇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二组每组各50例,A组(芬太尼组)用药为芬太尼1m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B组(舒芬太尼组)用药为舒芬太尼100ug+氟哌利多2.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于手术结束送患者回病房时开启电子泵,首次负荷量3ml,持续量2ml,追加量1ml,锁定时间15分钟。观察术后镇痛效果、不良反应、自控按压次数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B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病人满意率B组高于A组。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明显优于芬太尼组,虽然价格相对芬太尼组高,综合效果优于芬太尼组,病人乐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气管插管全麻与非气管插管全麻在经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内环结扎术中的优缺点,寻找一种安全、简单、实用的麻醉方法.方法 80例腹腔镜下行单孔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A组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非气管插管全麻组.记录两组手术前后呼吸、血氧、心率、动脉血气.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氧无明显差别,呼吸、心率、动脉血气组间无明显差别,A组患儿苏醒期有5例重度胃胀气,经插胃管抽气后减轻,拔管过程中喉痉挛8例.B组无胃胀气与喉痉挛病例.结论 小儿疝气行腹腔镜下单孔内环结扎术手术时间短,采用非气管插管全麻安全、简单、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10.
无痛人工流国内普遍采用以异丙酚为主的静脉麻醉方法 ,费用相对昂贵 ,基层医院难于普遍开展。本人将芬太尼、依托咪酯用于人工流产手术取得较好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患者 5 0例 ,ASAⅠ~Ⅱ级 ,年龄 18~ 35岁 ,孕期 4 0~ 85d ,其中A组 :有阴道分娩史者2 8例 ,B组 :无阴道分娩史者 2 2例。患者术前禁食 4~ 8h ,不给术前药 ,入室后开始会阴部消毒时经静脉给药。A组静脉注入芬太尼 1μg/kg(稀释后静注 )、依托咪酯 0 .15mg/kg ;B组静脉注入芬太尼 2 μg/kg ,依托咪酯 0 .2 5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