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评估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对其后代儿童时期肥胖症发病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取入院生产的137名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妇女,对接受治疗与未接受治疗的孕妇后代进行追踪研究,研究指标包括身高、体质量、血压、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及胆固醇的含量。 结果 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后代体质量指数>P95(肥胖)的例数分别占总人数的8.8%和9.5%(P=0.79),体质量指数>P85(超重)的例数占总人数的16.8%和19.7%(P=0.65)。其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值、甘油三酯含量、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血压值、胰岛素抵抗值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女性后代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抵抗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2)。 结论 尽管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可以降低其女性后代的空腹血糖值,但总体而言并未降低儿童时期肥胖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脓毒血症患者体内乳酸清除及正常化对延缓持续性器官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10例(并发感染和伴有器官功能衰竭).接受治疗4 h后测量乳酸含量(若乳酸含量降低≥10%,则为乳酸清除;若乳酸浓度<2 mmol/L,则为正常化水平);同时,接受治疗48 h后,用实验室和临床相结合的手段检测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程度.结果 接受治疗4 h后,88例(80%)患者乳酸含量处于正常化水平;99例(90%)患者乳酸清除.48 h后器官衰竭的评价结果表明,乳酸含量正常化水平与降低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有关(P<0.05);乳酸清除与降低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无关(P>0.05).结论 在脓毒血症伴有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中,4 h以内乳酸含量的正常化水平与降低持续性器官衰竭发生率有关,抢救脓毒血症患者应提倡进行连续乳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