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3年9月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的17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使用传统治疗方法治疗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7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简易Fugl-Meyer(FMA)积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及FMA评分比较,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6%,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1%,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能加快康复、减少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损伤恢复期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脑损伤后3,6,12月周围静脉血中FT3、FT4、TSH、ACTH、GH、Cor、PRL、T、E2、P、FSH、LH的浓度,统计分析脑损伤恢复期神经内分泌激素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恢复时间的关系。结果激素异常发生率和损伤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损伤越重,激素异常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异常发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3个月时为17.6%,6个月为16.2%,12个月为15.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恢复期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异常有一定的发生率,损伤越重,激素异常率越高,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有下降趋势,可作为恢复期一项重要的检测指标,用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脑转移瘤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28例多发脑转移瘤患者分别根据转移瘤性质、数目、位置,原发灶治疗情况,结合患者全身情况,选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经过个体化的综合治疗,全组中位生存期为14.2月,1年生存率为0.75%。结论多发脑转移瘤应在多学科协同下制订个体化综合方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von Hipple-Lindau病(VHL病)进行系统探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 通过临床典型3例家族性后颅窝-椎管内发病的VHL病罕见病例结合文献复习,讨论VHL病的诊断治疗特点.结果 VHL病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因检测结果做出诊断,突变基因的DNA分析要明显优于基于临床表现所进行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38岁.因“头痛伴视物模糊1个月余”入院,发病以来自觉性功能明显减退.头颅MRI示鞍内及鞍上哑铃形占位病变,T1像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扫描占位边缘部分强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分析885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中再破裂28例,总结分析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提出防治策略。结果可能引起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因素有:高血压病史、动脉瘤大小(微小动脉瘤)、动脉瘤部位(前交通动脉瘤)、动脉瘤形状(有不规则分叶或有凸起)、术中载瘤动脉痉挛( P<0.05);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与患者的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动脉瘤颈大小、手术时机、手术中使用球囊或支架没有明显关系(P>0.05)。破裂发生后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破裂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术前应重视可能引起术中再破裂的各种因素,破裂发生后采用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减少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脑积水分流手术不同术式的临床分析,探讨提高分流手术疗效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脑积水患者分流术后疗效、并发症以及处理方法。结果痊愈20例,术后明显好转10例,无改善2例。结论脑室一腹腔分流术仍是治疗脑积水的首选方式;减少或避免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是提高分流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2岁,因头晕、呕吐5 d,行走不稳4 d于2008年6月26日入院.检查:头颅CT示鞍上区实性肿块及梗阻性脑积水;腰穿测压为350 mmH_2O;脑脊液常规:WBC 2×10~6/L,Pandy弱阳性,Glu 5.97 mmol/L,CI 118 mmol/L,M-TP 2.99g/L;性激素6项:FSH、LH偏低,PRL稍高,余正常;MR检查示鞍上区实性占位,大小约28 mm×28 mm×25 mm,边界清晰,T1W1周边呈略高信号,中央呈低信号,T2W1及FLAIR上均呈低信号为主的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但强化不太均匀,肿块向上明显压迫视交叉,向下沿垂体柄进入鞍内,垂体柄相应增粗,考虑异位脑膜瘤.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血压控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不同程度的控制性降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高血压脑出血并且行手术的病人,根据手术后3天平均动脉压较术前降低水平分为>20%,5~20%,<5%3组。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早期不同水平的血压控制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预后与早期血压控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我院1998-2000年内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13例的操作技术和体会,方法:所有病例采用经额底入路,先囊内切除部分鞍内及鞍上肿瘤,使肿瘤减压,保护视神经及鞍区动脉,再分离,分块切除瘤壁或囊壁,电灼或刮除肿瘤基底,生发部位硬脑膜,结果:肿瘤全切7例,次全切4例,大部切除2例,全部病例痊愈出院,结论:经额底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明显提高了手术的精细程度,减少了术中对鞍区重要结构的损伤,肿瘤能够达到全除或次全切除,保证了鞍区手术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