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胡望远  唐梦君  丁叔波  胡金飞  程杭 《浙江医学》2020,42(7):683-685,708
目的评价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结合Ir192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金华市中心医院2010至2017年食管癌放射治疗患者216例,分为调强放射治疗组(对照组)156例,调强放射治疗结合Ir192高剂量率后装治疗组(研究组)60例,根据随访结果统计1、3、5年总生存率,根据住院期间电子病历记载统计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31%、13%及83%、5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装加量的总生存率优于调强放射治疗。3级以上放射性食管炎及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和是否结合Ir192高剂量率后装治疗是食管癌患者总生存时间(OS)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食管癌调强放射治疗结合Ir192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能提高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及新辅助化疗(NCT)中的动态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且经临床病理检查确认为宫颈癌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MRI多平面扫描和DWI检查,其中手术治疗者52例,74例接受NCT。另外选择同期行常规MRI扫描及DWI检查并无宫颈癌变的2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 126例宫颈癌患者DWI表现为明显的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DC)均值为(0.87±0.09)×10-3mm2/s,对照组ADC均值为(1.20±0.05)×10-3mm2/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43,P<0.01)。74例NCT的病例依据治疗效果分为完全消失(CR)20例、部分有效(PR)42例、疾病稳定(SD)12例,随着NCT的进行,CR组ADC值逐渐升高,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治疗1周后,ADC值变化不明显,而1~4周明显升高(P<0.05);SD组各时间点ADC值升高趋势不明显(P>0.05)。结论 DWI能动态监测NCT前后宫颈癌ADC变化并可区分宫颈是否发生癌变,对诊断宫颈癌及对NCT效果的预测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所谓构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危机管理模式,就是把在大型综合性医院医疗活动中所产生的争端和纠纷当成一种危机事件来应对,并进行相应的处置,在研究和探索中形成一整套相对科学和合理的模式。这其中包括制定危机事件管理体系的目标和原则、成立危机事件管理小组、制定各类医疗事件的标准化操作程序、监管制度、开展危机事件的阶段自查、实战演练、应对方法培训、积极制定危机事件中各个环节的应对方式和整改措施。危机事件管理对于大型综合性医院管理部门的人员来说是一个相对前沿的管理学研究领域,可有效地指导医院管理者减低医疗危机事件风险率,解决现今日益激化的医患争端,减少医患矛盾具有里程碑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1案件经过2004年12月3日,我市卫生局卫生监督部门对本市一家饭店监督检查时,发现其卫生许可证和1名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均超过有效期限仍在从事快餐制售活动。卫生监督员依法获取了店主上述违法行为的证据及证明店主主体资格的2份书证。在作出行政处罚前,按照《卫生行政处罚程序》  相似文献   
5.
6.
周燕明  况莉  金飞 《贵州医药》2002,26(12):1103-1104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其发生率与妊娠期的保健、分娩时的产科及新生儿处理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我院 2 83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以期达到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及发病率的目的。1 资料与分析1 1 一般资料  1997年元月至 2 0 0 1年 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活产新生儿共计 4 388例 ,发生新生儿窒息 2 83例 ,发生率为 6 % ,其中轻度窒息2 38例 ,占 80 % ,重度窒息 4 5例 ,占 2 0 %。其中剖宫产 14 5 8人 ,新生儿窒息 84例 ,发生率 5 76 %。产妇产龄最小 19岁 ,最大 4 5岁 ,平均 2 4 8岁 ,孕周 2 9+ 6~ 4 3周…  相似文献   
7.
人的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管道,长度约4~6m,由于其位置较深、褶皱多、蠕动快等独特的解剖特点,是常规内镜检查的盲区,许多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消瘦等症状,虽经胃镜、结肠镜、全消化道钡剂造影等检查,仍不能明确病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胰腺组织中激活蛋白-1(A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治疗SAP的机制。方法选择100只SD大鼠,采用胆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法建立SAP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AP组、大黄治疗组;大黄治疗组建模后用10%大黄汤灌胃,建模后1、3、6、12h分别处死大鼠,取胰腺组织。用EMSA法检测各组大鼠胰腺组织中的AP-1活性,RT-PCR法检测胰腺组织中TNF-α、IL-6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P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中AP-1活性明显升高(P〈0.01),且制模后1h即开始升高;与SAP组比较,大黄治疗组各时间点胰腺组织中AP-1活性、TNF-α、IL-6mRNA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大黄治疗SAP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AP-1活性,从而减轻SAP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
<正>例1:男,64岁,患2型糖尿病2年余,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及肝肾疾病史。曾服用二甲双胍、格列齐特,但血糖控制不满意。2010年11月10日来本院门诊,测空腹血糖11.32mmol/L,治疗予瑞格列奈(商品名孚来迪,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mg,2次/d,餐前30min口服,同时嘱控制饮食。1周后,患者来院复诊,主诉每次服用瑞格列奈约1h后,均出现视物模糊,持续约30min至1h后渐缓解。无头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冷汗、乏力。查体:神志清楚,精神  相似文献   
10.
1999年2月~2000年10月,我院妇产科在人工流产手术前采用1%地卡因宫颈放置,取得了满意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门诊孕6~8周要求终止妊娠的初产孕妇101例,年龄18~32岁,随机分成三组,Ⅰ组为1%地卡因镇痛组38例。Ⅱ组为安定镇痛组33例,Ⅲ组为对照组30例。全部手术由1人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