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elected coronary angioplasty,SCA)在冠心病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对确定冠心病的诊断、冠脉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及预后等具有许多优点,已成为冠心病确诊的最为可靠的标准方法。但由于设备和技术要求,目前仅在大型医院中开展,1994年3月~2000年8月我院进行SCA9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外对冠心病的性别差异引起了广泛重视,为了分析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我们对1995~1998年收治的339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39例中,男251例,女88例。均根据病史、心电图以及血清心肌酶的动态变化而确诊。非Q波性梗死未列入统计。1.2 方法 将男女患者按年龄<45岁、45~岁、≥55岁分为三组,分别相当于女性绝经期前、围绝经期、绝经期后。由专人列表统计患病例数、平均发病年龄、既往病史、并发症及病死率。2…  相似文献   
3.
报告了7例以呼吸肌麻痹为主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救治,提出抢救的首要措施是及时建立人工气道支持呼吸,使自主呼吸逐渐恢复,抗毒解毒及综合治疗仅处于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时期心率变异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自主神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摔死的影响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心率变异分析(HRV)作为定量分析自主神经活性的方法已被公认[1],而且是预测AMI后摔死危险性的一个独立指标。本文对65例AMI后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恢复期三个不同时期进行HRV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收集1994年1月-1997年8月住院的AMI病人65例,诊断标准均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对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54.6t6.3岁。梗死部位前间壁对例,广泛前壁14例,下壁18例,前壁5例,前间壁十下壁3例,前壁十高侧壁2…  相似文献   
5.
6.
我院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来评价苯那普利(benazaPr们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糖、血脂和肾功能等代谢的影响,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轻至中度高血压病患者120例,其诊断与分期采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经病史、体格检查和各种辅助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恶性高血压和急进型高血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0~72岁(53.4士8.5岁)。I期高血压32例,!期88例,病程2~16年(13.8士7.5年)。治疗方法: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停用各种药物3~5天.休息15分钟测坐位…  相似文献   
7.
我院于1993年1月~1994年12月采用国产氨力农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25例,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为住院病人,心功能3~4级(NYHA分级),随机分组,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组25例,男14例,女11例.年龄23~65岁.平均47.5±11.3岁;其中冠心病8例,风心病6例,高心病4例,扩张性心肌病和肺心病各3例,甲亢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0~68岁,平均42.8±14.6岁;其中冠心病6例,风心病6例,高心病和扩张性心肌病各3例,肺心病2例.1.2 治疗方法 病人入院后常规给氧,卡托普利,二硝基异山梨醇酯(消心痛)等治疗.治疗组(A组)用国产氨力农(齐鲁制药厂生产),首剂50mg加生理盐水20ml于10min左右缓慢静注,随后以10μg/(kg·min)静滴,7~1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B组)用多巴酚丁胺5~10μmg(k·min)静滴,5~7天为一疗程,必要时加用速尿静注,有感染者应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8.
本文检测了98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血清脂质及载脂蛋白的水平,并选择44例健康者做对照,结果为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TG及ApoB明显低于正常,而缓解期患者的血脂及载脂蛋白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评价尿激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58例UAP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采用单纯抗凝、溶栓合并抗凝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对32例在治疗前后接受了SPECT显像检查的UAP患者进行EF、PER、PFR测定,并与22例正常人对照,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评价溶栓疗效。结果①临床疗效B组明显优于A组(P<0.05)。②溶栓距发病时间的长短直接影响疗效。③UAP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PFR)明显损害(P<0.01),溶栓治疗可使PFR得到明显改善(P<0.01)。④随访1个月,再发心绞痛或发生AMI者B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溶栓治疗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病例选择、溶栓及时、辅以有效的抗凝治疗是决定溶栓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1)目的: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的舒张功能的影响。(2)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120例,根据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和非左室肥厚组,用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3-6个月,并重复作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左室肥厚及舒张功能改善情况。(3)结果:治疗3个月后血压明显下降,左室肥厚有不同程度逆转,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无严重副作用。(4)结论:单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可使大部分轻,中度高血压患得到控制,逆转左室肥厚,改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