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其他亲人或者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年龄在6~16岁之间[1].随着这个群体的增加,深入探讨该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形成机制正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要内容.生活事件是常见的社会心理应激源,大量研究表明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者开始关注二者之间的调节变量,如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等,但针对初中留守儿童的有关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研究鲜见.本研究探讨心理健康状况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开展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一点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2.
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及其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马基雅维利主义的研究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对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的研究仅有一段短暂的历史.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格心理学家Richard Christie将马基雅维利主义的政治谋略与日常社会行为联系起来,用以描述为达目的,缺乏对常规道德的关心,不惜使用欺诈手段来操纵别7人的行为.马基雅维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进入人格心理学范畴.本文以梳理马基雅维利主义人格及其相关研究为基础,逐步厘清各研究的内在逻辑,并对该主题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修订操纵策略量表,考察其测量学指标.方法 对583名武汉市大学生进行测量,对操纵策略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和效、信度检验.结果 ①经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保留24个项目,抽取6个因子,可解释方差总变异的64.559%.②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此6因素模型拟合良好;操纵策略和人格特质、人际关系相关显著.③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14,0.866,重测信度为0.701,0.837.结论 修订后的操纵策略量表信、效度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运动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症状自评量表对110名运动员大学生和122名大学生运动员进行调查.结果 ①运动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在"现在自我投入"维度[(5.09±1.07)分]显著高于大学生运动员,在"过去的危机"维度[(2.19±1.12)分]显著低于大学生运动员;运动员大学生与大学生运动员在同一性地位总体分布显差异著,运动员大学生处于A状态的人数比例显著低于大学生运动员,处于MD和D状态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大学生运动员.②运动员大学生在躯体化[(1.98±0.42)分]、强迫[(2.21±0.51)分]、人际敏感[(2.09±0.53)分]、抑郁[(1.85±0.53)分]、焦虑[(2.47±0.58)分]、偏执[(1.98±0.21)分]、精神病性[(1.79±0.22)分]和总均分[(2.00±0.34)分]上显著高于常模,在敌对[(1.43±0.48)分]和认知因子[(1.64±0.31)分]上显著低于常模;③运动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三个维度与心理症状7个因子和总均分显著负相关,自我同一性越成熟,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结论 运动员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和心理健康水平具有独特性,自我同一性发展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汉化青少年生活方式量表(adolescent lifestyle profile-revised 2, ALP-R2)并评价其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原量表进行翻译汉化, 采取随机抽样法将中文版ALP-R2在中学生中应用, 利用SPSS 23.0和AMOS 17.0进行探索性与验证性因素分析, 评估ALP-R2信度和效度。结果 (1)经项目分析, 保留43个项目。经探索性因素分析, 抽取7个因素, 分别为健康责任(F1)、体育运动(F2)、营养(F3)、积极生活态度(F4)、压力管理(F5)、精神健康(F6)和人际关系(F7), 保留40个项目, 项目归属与原问卷一致, 可解释总变异的61.044%。(2)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7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4.97、GFI=0.98、NNFI=0.97、CFI=0.90和RMSEA=0.12);ALP-R2各因子得分和青少年生活方式问卷(Chinese adolescents lifestyles scale, CALS)总分相关显著(r=0.38~0.65, 均P<0.05)。(3)内部一致性信度0.711~0.801, 重...  相似文献   
6.
“黑暗三联征”是心理学研究像“性恶”这样大问题的构念之一,对人格心理学研究架构做了尝试性拓展.“黑暗三联征”提出时间不长,却展现出很高的研究激发价值.文章从“黑暗三联征”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该人格变量的结构、测量和表现特征,并从适应性功能、预测效度和学科框架的角度分析了该主题研究视城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考察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问卷(AFW-US)、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对24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男女被试在主观幸福感的某些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人际交往因子得分[(3.72±0.62)分]低于女大学生[(3.72±0.6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男生自我意识及学习因子得分[分别为(3.64±0.44)分,(3.56±0.66)分]高于女生[分别为(3.51±0.43)分,(3.42±0.52)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城市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因子和爱情满意度因子得分[分别为(3.69±0.63)分,(3.60±0.49)分]高于农村大学生[分别为(3.55±0.49)分,(3.42±0.53)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③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某些维度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8.
人格变量在大学生依恋与防御方式间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人格变量在大学生依恋与防御方式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中文版和防御方式问卷(DSQ)对291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神经质和精神质均呈显著正相关(r=0.19,0.45,0.51,0.19,P<0.01),与外倾性呈显著负相关(r=-0.25,P<0.01);②外倾性在依恋(焦虑和回避)与不成熟型防御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③神经质在依恋焦虑和不成熟型防御方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依恋对不成熟型防御方式有直接预测作用,又可通过外倾性和神经质2个人格变量对不成熟型防御方式发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