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型听神经瘤手术的入路,术中保留面神经、听神经的方法。方法 大型听神经瘤116例,112例采用一侧枕下入路,4例采用颞枕天幕上入路;81例肉眼下全切除,18例显微镜下全切除,次全切除17例。结果 术后周围性面瘫104例,其中24例在术后6个月恢复,面神经功能保留率为31.03%。4例出现颅内血肿。结论 手术入路的选择,显微镜下精细操作及熟悉桥小脑角显微解剖对听神经瘤切除、保留面神经至关重要;适当的术前、术后处理,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内皮素(ET)是一种具有强烈收缩血管的物质,可加重脑损害。我科于1995年5月~1996年5月起对78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应用放射免疫法对血浆和脑脊液(CSF)中ET含量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78例中(男55例,女23例),年龄14~65岁,平均32.5岁。在伤后24小时内入院,无合并伤及并发症,伤前无重要脏器疾患。入院时意识按GCS评分而分为轻度13~15分者18例,中度9~12分者28例,重度3~8分者32例。经CT检查诊断为硬脑膜外血肿11例,硬脑膜下血肿23例,局灶性脑挫伤12例,广泛脑挫伤合并血肿32例。行手术治疗42例,非手术治疗36例。另取20例非神经系统疾患病人,腰麻时取CSF与血浆各2ml为对照组。 入院后或手术后24小时内抽取全血和CSF各2ml,连同对照组,置入备有依地酸和抑肽酶试管内,按曾氏管测定ET含量,并在本组中的53例入院或术后,采用光纤探头硬脑膜外颅内压(ICP)监护。ET含量以±S表示,所有的计算过程皆来自微机MINIJAB软件,所用统计方法为推广的中位数检验过程。 本组病例均在入院一月后,参考GC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痊愈、好转、中残60例,预后不良组(重残、植物状态,死亡)18例,将两组的ET值进行分析,以求出提示预后不良的ET值。 结果 一、伤情程度与ET含量:对照组血浆ET含量36.35±0.87ng/L,C  相似文献   
3.
郭秀元  陈覃 《江苏医药》1989,15(3):202-203
我院1977~1986年共收治颅内肿瘤401例,其中胶质细胞瘤190例,占47.4%。本文对发病年龄、性别、就诊时间、就诊时主要症状作了统计;并对脑电图、脑超声波、脑造影检查作了初步评价。治疗方法中,对手术切除;手术 放疗;手术 化疗;手术 放疗 化疗作了分析,表明脑胶质细胞瘤作综合治疗,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65例听神经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的体会。方法:应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结果:肿瘤全切除59例(91%),次全切除6例(9%)。面神经解剖保留54例(83%),功能保留46例(71%),面神经功能根据House-Brackmann,Ⅰ~Ⅱ级38例(58%),Ⅲ~Ⅳ级19例(29%),Ⅴ~Ⅵ级8例(13%)。结论:熟悉小脑桥脑角及周围区域的正常和病理解剖,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大多数大型听神经瘤均可保留面神经解剖完整的前提下手术全切。  相似文献   
5.
分析19例侧脑室肿瘤临床特点。认为其病理类型与生长部位有关,病程主要与肿瘤部位、性质与大小有关,并对手术入路及术中注意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7.
CT条件下重度壳核出血的治疗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重度壳核出血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随机抽样对比。结果意识状态分级达3级以上者,出血破入脑室或进入蛛网膜下腔者,CT扫描血肿量在50ml以上者,脑室脑池受压变形,中线结构移位>1.0cm者,外科手术均远远优于内科治疗。结论对年龄大于65岁,意识障碍在4b以上者,因预后凶险,外科治疗应慎重,应尽可能在发病后6小时内清除血肿,以降低死亡率,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岩斜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斜区肿瘤早期诊断和手术切除十分困难,一直为神经外科公认的难题[1]。1988年3月~1999年3月,我们共收治岩斜区肿瘤14例。现根据肿瘤的性质、大小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9例。年龄22~68岁,平均45.6岁。病程3月~4年.平均1年8月。1.2临床表现症状以头痛为主(55%)。体征以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听神经损伤最为常见(73%).小脑共济失调(3%)次之。1.3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MRI检查6例。肿瘤直径<3cm1例,3~4cm2例,4~5cm4…  相似文献   
9.
病历摘要患者男,19岁,因剧烈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轻偏瘫,于1983年3月1日入院。腰穿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次日行右侧颈动脉造影诊断为右侧胼胝体中部AVM。因拒绝手术经保守治疗好转出院。数年来经常头痛,头晕,因担心再度出血,于1989年5月4日再次入院。神经系统检查无损害表现。经全脑血管造影复查,表明右胼胝体中后部AVM,其范围较六年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陈覃  郭秀元 《江苏医药》1990,16(7):365-367
我院1974年以来,手术治疗急性颅内血肿245例。痊愈140例(57.2%)、中度残废15例(6.1%)、重度残废11例(4.5%)、植物状态3例(1.2%)、死亡76例(31%)。本文重点讨论了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