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总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轻症患者126例:非梗阻性41例中行非手术治疗15例、择期手术26例,均治愈;梗阻性85例中,全部延期手术治愈。重症患者14例:11例先行非手术治疗症状好转后,再行延期手术治愈(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3例早期手术,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2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应遵循个体化原则,抉择好手术时机以及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转归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胰腺损伤早期诊断比较困难,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10%-20%。本科1989年3月至2007年12月收治胰腺损伤患者32例,术前诊断仅8例。3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并发症18例(23例次);治愈27例,死亡5例。现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体外水平抗乳腺癌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阿帕替尼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Annexin V-FITC/PI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阿帕替尼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乳酸含量检测试剂盒检测阿帕替尼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内乳酸产量的影响;采用糖酵解压力试剂盒检测阿帕替尼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外酸化速率的影响。结果 阿帕替尼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P<0.05),作用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6 μmol/L;阿帕替尼可浓度依赖性地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P<0.05);阿帕替尼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内乳酸产量(P<0.05);阿帕替尼干预可抑制MDA-MB-231细胞的糖酵解能力值及糖酵解保留值,降低MDA-MB-231细胞外酸化速率(P<0.05)。结论 阿帕替尼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有氧糖酵解效应,进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1月医院收治并实施手术的35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术后感染率、病原菌分布,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350例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4例,感染率9.71%,其中轻度感染5例,中度感染18例,重度感染11例;34例肺部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6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2株,占65.63%,革兰阳性菌17株,占26.56%,真菌5株,占7.81%;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后切口疼痛、手术时间长的患者更易发生医院感染(P0.05),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高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切口疼痛明显是肺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癌患者术后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术后肺部感染可能与高龄、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切口疼痛明显相关;针对感染常见病原菌,临床在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时应加用对革兰阴性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