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采用主观评价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炮制工艺,探究炮制过程中生物碱类成分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外观性状、水溶性浸出物、苯甲酰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乌头原碱含量、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含量、双酯型生物碱总量作为评价指标,基于单因素考察结果,以煮制时间、水漂次数、蒸制时间、干燥温度为主要因素建立正交实验,通过AHP-熵权法优选黑顺片最佳炮制工艺参数。采用HPLC法对各炮制环节的附子进行含量测定,分析比较6种酯型生物碱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质量分数20%以上的胆巴溶液中浸泡能达到防腐的目的,且浸泡20d以上附子的质量相对稳定。黑顺片炮制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煮制时间8min,水漂次数4次,蒸制时间3h,干燥温度60℃;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总量逐渐降低,泡胆和漂洗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降低,煮制和蒸制过程单酯型生物碱含量升高。结论 实验优化所得的黑顺片炮制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炮制过程中各环节对酯型生物碱类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为进一步探讨黑顺片的现代炮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鼻内窥镜外科是鼻科学领域划时代的变革,随着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成熟,其应用范围已拓宽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整个领域推动了学科整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电视纤维喉镜检查取出咽喉异物17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咽喉部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异物多停留于双侧扁桃体或者是舌根处,容易发现并取出。但对于常规检查无法发现的异物如:舌根淋巴滤泡增生,会厌谷无法暴露或异物比较隐蔽,患者精神紧张,寻找取出异物困难者我们采用电视纤维喉镜下检查取出异物178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回顾运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近五年共 92例颈中线包块患儿 ,其中 83例术前例行超声检查 ,其甲状腺均位于正常解剖部位 ,包块的超声探查均表现为液性暗区。手术顺利 ,无并发症。其中 78例术后病理检查为甲状舌管囊肿。另 5例为皮样囊肿与国内外文献报道一致。误诊为甲  相似文献   
5.
1998年至1999年,运城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收治2例喉部尖锐湿疣,均为儿童,在直达喉镜下取活检,经病理切片证实后确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九蒸九晒”中的“九”尚不明确的问题,本实验通过探究酒黄精1~9次蒸制过程中浸出物和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同时考察不同蒸制次数的酒黄精饮片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从而优选出最佳的蒸制次数。方法:以外观性状、浸出物含量及多糖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出综合评分值前3位的酒黄精饮片;采用环磷酰胺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观察3批酒黄精分别给药后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情况和免疫脏器指数,通过碳粒廓清实验分析吞噬细胞功能,从而优选出酒黄精最优的蒸制次数。结果:综合评分法结果显示四蒸四晒、五蒸五晒、六蒸六晒酒黄精的综合评分值最高,分别是0.72、0.66、0.75;与模型组比较,四蒸四晒、五蒸五晒、六蒸六晒组的体质量变化率显著升高(P<0.01,0.05),胸腺、脾脏指数显著升高(P<0.01),吞噬细胞功能有显著改善(P<0.01,0.05);3批酒黄精组比较,体质量变化率与胸腺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六蒸六晒组脾脏指数高于四蒸四晒组(P<0.05),六蒸六晒廓清校正指数显著升高(P<0.05)。结论:六蒸六晒酒黄精性状、浸出物、多糖综合评分值最高;酒黄精按...  相似文献   
7.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3年3月-2006年11月,在我科收治的所有腺样体肥大患儿中,均采用电动吸割器,在鼻内镜下行腺样体切除术,其中男82例,女54例,年龄2岁~14岁,临床表现及诊断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鼻阻塞,均经电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 优化蟾蜍油干燥工艺,并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及氨基酸含量测定为主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以氨基酸和浸出物为指标,进行蟾蜍油热风干燥、自然阴干、冷冻干燥及真空干燥工艺的优选,分别考察了热风干燥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物料厚度,冷冻干燥的预冻时间、冷冻干燥时间,真空干燥的温度及时间对蟾蜍油的影响。采用HPLC建立15批蟾蜍油的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同时,采用柱前衍生化法测定氨基酸含量。结果 蟾蜍油最佳工艺为不叠加样本,50 ℃热风干燥11 h。HPLC指纹图谱中共确定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0.40%~0.57%、0.57%~0.78%、0.54%~0.75%、0.26%~0.86%。结论 所确定的工艺及质量评价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蟾蜍油的加工炮制及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任春青  郭志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28-2428
<正>汗管瘤为真皮内小汗腺导管的一种导腺瘤,呈肤色、淡黄色或褐色半球形或扁平状丘疹,约1mm~3mm大小,最常发生下眼脸,其次为额部。我院自1995年以来,应用多功能电离子治疗机治疗眼周汗管瘤96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