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降低孕 10~ 16周引产患者的手术难度、术后出血量及感染率。方法 对 160例患者按照随机前瞻性研究 ,设上管钳刮组 74例为对照组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钳刮组 86例为试验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试验组手术操作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 ,无宫内残留及盆腔感染的并发症。结论 口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钳刮用于孕 10~ 16周引产较上管钳刮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2.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白带异常增多10余年,加重1年于2010年9月2日入院。发病初期白带为透明样黏液,无异味,伴月经前后左下腹部疼痛,近1年白带明显增多需用卫生巾。妇检:阴道见大量清亮黏液分泌物;宫颈肥大,点状充血,颈管见大量黏液流出。宫颈活检提示:(宫颈)黏膜慢性炎,乳头状糜烂。B超提示:宫颈管内见多个液性暗区,最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移植小鼠卵巢修复化学治疗药物诱导的卵巢早衰(POF).方法 选择雌性ICR小鼠40只,鼠龄8周,体质量25~ 30 g.将ICR小鼠采用SPSS生成随机数字分为空白对照组、POF组、hUCMSCs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POF组与hUCMSCs组每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mRNA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定量PCR检测12例正常子宫颈组织和47例子宫颈癌组织中BCRP mRN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BCRPmRNA在正常子宫颈组织中低表达,相对表达值为0.19±0.17,在癌组织中高表达,相对表达值为0.59±0.26,两种组织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子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BCRP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RP mRNA在子宫颈癌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颈癌原发性耐药的形成,并且BCRP mRNA表达的检测可能对临床选择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对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分析65例痛经患者行诊断性刮宫,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多克隆家兔抗体PGP 9.5染色标记子宫在位内膜,分析神经纤维密度,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腹腔镜探查.结果 通过对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均为100%,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为100%.结论 在位子宫内膜中神经纤维的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宫腔镜检查比较连续2次和3次或以上自然流产患者的子宫异常的发生频率.方法 回顾该院连续2次与3次或以上自然流产患者宫腔镜检查结果 ,分析其先天及后天子宫异常发生比率.结果 139例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患者中72例为连续2次自然流产,67例为连续3次或更多次自然流产,两组间子宫异常率差别不大,分别为36.1%(26/72)和28.4%(19/67).结论 2次自然流产后即行宫腔镜检查可更早诊断反复自然流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蔡群燕  郭广玲 《河南中医》2016,(11):2026-202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胃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8.00%,对照组满意率为6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杨丰美  郭广玲  陈芬  张丽萍 《安徽医药》2013,17(8):1346-1347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该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0例并分组,开腹手术组(A组)30例;腹腔镜手术组(B组)60例,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最高体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A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A125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清CA125明显降低,分别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4、13.81,P0.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比开腹要更加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厚度(4.0~8.0mm)在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有创检查的必要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10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妇科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的患者,通过问卷调查、进行阴道超声波扫描及宫腔镜检查,将子宫内膜厚度为4.0~8.0mm的患者58例刮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诊断。结果 58例患者中29.3%(17/58)未能获得子宫内膜样本,子宫内膜增生13.8%(8/58),慢性子宫内膜炎15.5%(9/58),子宫内膜息肉22.4%(13/58),子宫内膜癌5.2%(3/58),复杂性子宫内膜增生5.2%(3/58)。结论在子宫内膜厚度>4.0mm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中,复杂的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的患病率较高。提示对子宫内膜厚度为4.0mm及以上的患者开展子宫内膜组织检查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T)患者的在位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神经纤维的分布状况.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以痛经为主诉并行子宫切除的EMT患者25例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无此疾病的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使用多克隆家兔抗人抗蛋白基因产物9.5染色标记子宫在位内膜的神经纤维,用数码相机照相,分析其神经纤维密度.结果:在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出现神经纤维,而非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未出现神经纤维(P<0.01).结论:EMT患者子宫内膜的功能层中神经纤维异常增多,可能与EMT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