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综合类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患者的内耳膜迷路是否积水,及其与听力曲线类型、耳闷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发病2周内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20例(低频下降型、高频下降型、平坦下降型和全聋型各5例),测量所有被试内听道核磁影像片上内耳前庭区及耳蜗内淋巴间隙值,并行耳闷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包括左、右耳各10例,其中8例(40%,8/20)伴有耳闷症状,不同类型突发性聋的耳闷发生率依次为低频型(80%,4/5)高于平坦型(40%,2/5)、全聋型(40%,2/5)和高频型(0,0/5),其发生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2例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的受检耳前庭部内淋巴积水,余均未见积水表现;突发性聋分型与患侧前庭区、耳蜗区内淋巴比值结果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低频型患者更易出现耳闷症状且耳闷程度与内淋巴积水具有相关性(r=0.622,P<0.05)。结论 突发性聋患者存在内淋巴积水,尤其是低频下降型,耳闷程度越重提示内淋巴积水程度可能越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内注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两种注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12月收治的单侧突发性聋患者94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和B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组)各47例,分别行鼓室内注射注射用甲泼尼龙 琥珀酸钠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变化情况,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和空腹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纯 音听阈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组:t =9.86,P =0.001;B组:t =2.91,P =0.005),A组总有效率82.9%,B组总有效率为6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41,P =0.036);两组总体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改善突发性聋患者的纯音听阈,但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效果较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更佳,两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基本相仿。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 喉癌是目前难治性的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常采用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但该疗法对患者的5年生存率和死亡率改善不大,且常伴随喉部功能丧失和药物抵抗。本研究旨在探索纳米声敏剂T-G-C颗粒介导的声动力学治疗(sonodynamic therapy,SDT)在抑制人喉癌细胞中的作用,为喉癌的治疗提供一种新型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基于已经合成的T-G-C纳米材料,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评价Tu686细胞摄取纳米材料的情况,在超声存在下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和Annexin Ⅴ-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试剂评估细胞存活和凋亡的情况。构建人喉癌细胞系Tu686的BALB/c裸小鼠移植瘤模型,通过注射不同类型药物和进行肿瘤区域超声辐照,在治疗期间记录小鼠体重和肿瘤变化,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应用H-E、TUNEL、Ki-67及DHE染色等方法比较肿瘤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情况。结果: 纳米材料与细胞温育24 h未见明显毒性,仅在超声刺激下导致细胞存活率下降,细胞主要以早期凋亡和晚期凋亡为主。动物实验中仅在第1、3、5和7天经过瘤内注射药物和超声处理,发现仅T-G-C+超声组小鼠肿瘤增长显著被抑制,抑瘤率为100%,且经16 d的治疗,肿瘤区域经超声辐照后可见明显的红色荧光,证实抑瘤作用的核心是ROS的产生。结论: 生物相容性高的T-G-C纳米颗粒在超声刺激时,激发了SDT和压电治疗的协同作用,通过ROS促进喉癌细胞早期和晚期凋亡,为喉癌提供了一种联合治疗方法,有望促进多学科治疗在耳鼻咽喉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不同给药方式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病人32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静脉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A组)208例,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B组)114例,静脉用无效后鼓室内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组(C组)67例。比较3组听阈、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分析基础疾病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听阈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 < 0.01),且A组、B组听阈均低于C组(P < 0.05)。A组、B组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 < 0.05),但A组与B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余2组(P < 0.01)。不伴有基础疾病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伴有基础疾病组(P < 0.01)。结论鼓室内注射治疗优于静脉治疗,听力损失类型和程度及基础性疾病等均对预后有较大影响。制定治疗方法时,要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吴寒晴  钱炜  陈芳  赵琳  郑楚杰 《医学研究杂志》2023,52(3):160-164,193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患者血压、血糖、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产科门诊收治的适龄妊娠女性256例,其中59例妊娠合并OSA的女性被纳入妊娠合并OSA组及197例排除OSA的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采集其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空腹末梢血糖及空腹外周血标本,测定外周血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分析比较妊娠合并OSA患者血压、血糖、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结果 妊娠合并OSA组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末梢血糖、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OSA严重程度的增加,妊娠合并OSA患者的收缩压、空腹末梢血糖、IL-6也随之上升,且轻度与重度妊娠合并OS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随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降低,收缩压、空腹血糖、IL-6出现较明显的上升,轻中度的缺氧与重度缺氧妊娠OSA组之间这些差异则更为显著(P<0.05)。结论 妊娠合并OSA患者的血压及血糖、炎性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较正常妊娠人群显著升高,且收缩压、空腹末梢血糖、IL-6水平与OSA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