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行单侧胸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静脉镇痛组(PI组)与胸椎旁阻滞组(PT组),各25例.PT组采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PI组舒芬太尼静脉输注镇痛.观察并记录术后l、3、6、12、24及48 h静息状态和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记录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嗜睡、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及舒芬太尼用量和镇痛泵按压次数.结果 两组术后1~24h在静息和活动状态下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舒芬太尼输注总量及补救镇痛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镇痛具有效果良好、操作简单及安全等优点,适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2.
罗戎明  杨凯杰  郑晋伟 《浙江医学》2015,37(24):2017-201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L组)和右美托咪啶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D组),各20例。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结束(T1)、手术开始即刻(T2)、手术开始后15min(T3)、手术开始后30min(T4)和手术结束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T0时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均明显降低(均P<0.05);与D组比较,L组患者MAP在T3~T5时明显降低,且术中发生低血压的例数及使用丙泊酚和芬太尼的例数明显增加,术者满意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HR和SpO2的比较,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联合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能使患者术中循环呼吸稳定、麻醉管理简便,且不良反应少、术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筛选糖尿病患者发生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糖尿病患者500例,根据围术期是否发生PCE分为PCE组和非PCE组.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术中血糖、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CE的危险因素.结果 79例患者发生PCE,发生率为15.8%.2组患者年龄、甘油三酯水平、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血流动力学波动情况、ECG异常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甘油三酯≥1.7 mmol/L、年龄≥65岁、hs-CRP≥8mg/L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基础值30%是非心脏手术糖尿病患者PCE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甘油三酯、老龄、高hs-CRP水平和术中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基础值30%)是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PCE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李晓瑜  吴国荣  郑晋伟  甘林光  陈骏萍 《浙江医学》2016,38(16):1362-1364,1377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5岁)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后,D1组予右美托咪定1滋g/kg负荷剂量(15min输注完毕),继以维持剂量0.2滋g/(kg·h)至术毕;D2组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滋g/kg(15min输注完毕),维持剂量0.2滋g/(kg·h);对照组(C组)予等体积的0.9%氯化钠静脉输注(方法同D1组)。术后48h内予氟比洛芬酯50mg12h内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2次/d口服常规术后镇痛,当术后VAS评分≥4分时,予肌肉注射曲马多100mg补救镇痛。评估术后2、6、12、24、36、48h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h内首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率、镇痛满意度及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D1组、D2组患者术后6h静息VAS评分显著降低,术后48h内补救镇痛率降低,镇痛满意度较高,D1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1组与D2组之间镇痛情况无统计学差别(P>0.05)。D1组、D2组低血压发生率较C组明显升高(P<0.05)。3组患者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腰麻均能显著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48h内的镇痛效果,0.5μg/kg负荷剂量发挥有效的辅助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于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在全麻下行食管癌手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符美托嘧啶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D组患者在全麻诱导前泵注1μg/kg右美托嘧啶,20min内推注完毕,术中维持0.3μg·kg^-1·h^-1右美托嘧啶至手术结束前40min,C组泵注同样容最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术后均给与曲马多持续镇痛。分别记录患者麻醉前(T1)、拔除气管导管时(T2)、拔管后2h(T3)、4h(T4)、8h(T5)、24h(T6)6个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在T3、T4、T5、T64个时间点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进行镇痛评分。同时已录两组患者在24h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T2~T6时间点D组患者HR、SBP、DBP低于C组(P〈0.05);在T3、T4、T5时间点D组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5);24h内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C组(P〈0.05)。结论右美托嘧啶可以维持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强曲马多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在外科手术围术期患者中约有20%患有糖尿病,而创伤、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使机体内分泌代谢发生明显改变,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其危险性及病死率大大增加。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死亡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密切相关。一项对102个前瞻性研究报告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独立于血脂、炎症等其他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合并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300例,根据Hcy水平分为N组(Hcy<15.4滋mol/L,217例)和H组(Hcy≥15.4滋mol/L,83例)。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动态心电图(DCG)持续监测术后48h的PCE发生情况。结果59例发生PCE,发生率为19.7%;其中,N组PCE的发生率为15.7%,H组PCE的发生率为30.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7,P=0.005);两组患者hs- CRP、LDL、TG浓度和ECG异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Hcy水平与PCE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对甲状腺手术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9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C组(0.9%氯化钠溶液对照),每组各30例,分别于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舒芬太尼0.1 μg/kg和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苏醒期躁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VRS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及苏醒期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D组和S组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及呛咳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均P< 0.05);S组患者嗜睡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C组患者拔管即刻MAP、HR均较麻醉诱导前升高(均P<0.05);与麻醉诱导前相比,3组患者各时间点VRS评分均明显升高(均P<0.05),与C组比较,D组和S组拔管即刻和拔管后各时间点VRS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 单次静脉注射地佐辛能减少甲状腺手术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缓解术后早期疼痛,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围术期心血管事件(PCE)的关系。方法将合并糖尿病的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500例根据HbAlc水平分为A组(HbAlc〈6.5%,376例)和B组(HbAlc〉/6.5%,124例)。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动态心电图持续观测术后48h的PCE发生情况。结果79例(15.8%)发生PCE,其中A组PCE的发生率是13.3%,B组为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心电图异常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糖尿病患者HbAlc水平与PCE的发生率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和背根节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SC组).各组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1,3,5,7,10,14 d测定大鼠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在术后3,7,14 d处死大鼠(n=6),分别制备大鼠L4-5节段脊髓和背根节的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X3CR1在脊髓背角和背根节的动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各时间点TWL,MWT明显降低(P<0.01),且在术后3d都降至最低;与CCI组比较,Cur组术后7,10,14 d TWL明显增高(P<0.05),术后10,14 d MWT明显增高(P<0.05).同时,CCI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和背根节的CX3CR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姜黄素能够明显减少CX3CR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脊髓背角和背根节CX3C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