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郑彦涛  黄宗海  罗宇维  何懿  刘斌 《广东医学》2012,33(8):1132-1134
目的检测朊蛋白(PrPC)在正常结肠及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结肠癌组织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rPC在59例结肠癌及29例正常结肠组织中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强度与性别、分化及Dukes分期等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结果 PrPC在结肠癌组织中表达率为84.7%(50/59),明显高于正常结肠组织的27.6%(8/29)(P<0.05),其在男性患者及女性患者表达率分别为84.4%(27/32)及85.2%(23/27)(P>0.05);在高、中、低分化癌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70.0%(14/20)、90.0%(18/20)及94.7%(18/19)(P<0.05);在Dukes分期A+B及C+D期癌组织表达率分别为78.1%(25/32)及92.6%(25/27)(P<0.05)。结论 PrPC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与其发生发展、分化及Dukes分期密切相关,有望作为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C57BL/6与BALB/c两种小鼠对脓毒症的反应能力.方法 C57BL/6小鼠和BALB/c小鼠各30只,分别随机分成假手术组与脓毒症组,每组15只.脓毒症组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术后6h,每组随机选出5只,Bio-plex悬浮蛋白芯片系统检测其外周血IL-1β、IL-2、IL-4,IL-5、IL-10、GM-CSF、IFN-γ和TNF-α的浓度.剩余小鼠用于1周存活率分析.结果 两品系小鼠假手术组1周存活率均为100%.C57BL/6小鼠脓毒症组1周存活率为10%,BALB/c小鼠脓毒症组存活率为50%.C57BL/6小鼠脓毒症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BALB/c小鼠脓毒症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C57BL/6小鼠脓毒症组分泌的IL-4、TNF-α和IL-10明显升高.而BALB/c小鼠脓毒症组分泌的8种细胞因子较假手术组均未见明显增加.结论 C57BL/6与BALB/c两种小鼠对脓毒症的反应能力有差异,C57BL/6小鼠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急性阑尾炎感染期与恢复期中性粒细胞活性和吞噬能力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死亡方式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珠江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10例成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静脉全血作为样本,用磁珠分选法分离中性粒细胞,检测其0、12、24、48及72h细胞存活情况;在中性粒细胞中加入CFSE标记的珠子共同培养1~6h,流式细胞仪(FCS)检测中性粒细胞的活性及其吞噬情况。结果体外培养感染期患者中性粒细胞72h仍存活,正常人及恢复期患者中性粒细胞24h即出现大量死亡。病人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在2h可达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凋亡;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在4h达到最大吞噬量,吞噬后细胞多发生坏死。结论感染期中性粒细胞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和恢复期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以细胞凋亡为主,而在恢复期中性粒细胞吞噬异物后细胞以坏死为主。这可能与不同时期中性粒细胞功能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厄贝沙坦对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心脏保护机制.方法 10周龄db/db小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厄贝沙坦治疗组50 mg/(kg·d),同窝出生的10周龄非糖尿病db/+小鼠充当正常对照组.正常组,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厄贝沙坦治疗组灌服厄贝沙坦(溶于生理盐水),药物干预16周后,记录心脏质量、体质量,测定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含量,对心脏行HE染色、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qPCR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db/+小鼠相比,模型组db/db小鼠发生了肥胖、高血糖、高血脂(P<0.01);心肌组织肌纤维排列紊乱,间质增多,炎症细胞浸润;P-IкBα蛋白水平升高、IкBα蛋白水平降低,P-IкBα/IкBα升高(P<0.001);NF-кB(P65)活性增强,入核增加(P<0.001),且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水平升高(P<0.01),这些异常均与糖尿病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升高有关.厄贝沙坦的慢性治疗改善心肌病理学变化,并改善了2型糖尿病db/db小鼠高血糖诱导的心肌组织炎症反应指标.结论 厄贝沙坦改善了2型糖尿病db/db小鼠心肌组织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脏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和NF-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肝素结合蛋白(heparin binding protein,HBP)在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 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荷兰医学文摘Embase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数据库收录的自建库至今发表的有关肝素结合蛋白用于评估成人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的中、英文文献。文献质量的评价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2,采用Meta-DIC和STATA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PLR)、阴性似然比(NLR)和诊断优势比(DOR)等指标,绘制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发表偏倚的检测采用Deek检验法。结果 13项研究中共1 7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纳入研究的文献质量相对适中。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敏感度、合并特异度、合并PLR、合并NLR和合并DOR值及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62(95%CI:0.59~0.66)、0.84(95%CI:0.82~0.86)、4...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