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35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纤维胆道镜(纤胆镜)治疗肝胆管结石350例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纤胆镜治疗肝胆管结石350例并分为两组。A组术中纤胆镜取石者98例,B组术后经T管窦道治疗者252例。结果A组配合肝段切除结石取净率为93.9%,B组结石取净率85.7%。结论纤胆镜配合手术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提高结石取净率。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总结依从体位改变实现联合入路用于程序化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效果和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行LS共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采用两次调床,依从体位改变实现联合入路,完成程序化的三步主要操作。结果 46例患者在全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行辅助小切口手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91.49±11.96)min,术中出血(279.89±102.44)mL,未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术后胃肠道恢复通气时间(2.13±0.21)d,拔除引流管时间(4.77±1.52)d,术后未出现胰漏和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反应性胸腔积液7例,术后住院时间(7.79±1.28)d。术后随访1~3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 依从体位改变实现联合入路行程序化LS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易于基层医院学习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小肠肿瘤外科治疗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占消化道总长度的70%,其粘膜覆盖率占胃肠道总面积的90%,而小肠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肿瘤的1%-3%。小肠肿瘤良、恶性发生率的国内外报道均趋于一致,以恶性为多。国外报告4 791例小肠肿瘤,良恶性之比为1∶1;国内报告5 502例,良恶性之比为1∶3;小肠肿瘤可以来源于小肠上皮,肠肌,淋巴样组织,淋巴,血管,神经等,加上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缺少有效的诊断方法,诊断的阳性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体尾肿瘤和胰体尾损伤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997年11月至2009年5月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5例临床资料。其中胰腺损伤1例,胰腺囊腺瘤2例,胰腺囊腺癌2例。本组中3例年龄在10~16岁之间。术中仔细解剖胰腺体尾部,显露脾动脉,不需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需游离脾脏。术后在胰腺断面常规放置引流管。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全部病例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36min;手术中的平均出血为196ml;术中仅一例病人输红细胞1U。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12.6d。术后复查血小板在145×10^9~405×10^9·L^-1。无胰瘘发生和其他合并症。胰腺囊腺癌随访2—12个月无复发与转移。结论儿童青少年保留脾脏意义更大,保留脾脏和脾动静脉的胰体尾切除术难度大,手术技巧要求高,但是是安全、可行的。对于胰体尾损伤、胰腺良性与交界性肿瘤和局限于胰体尾的早期癌的切除是该术式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辅助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1996年10月~2003年1月我院纤维胆道镜诊治的250例胆道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应用纤维胆道镜术中、术后分别发现漏诊结石2例和15例,术中发现残留结石9例,取尽4例;术后残留结石171例,取尽144例,结石总取尽率为84.2%。结论 纤维胆道镜辅助外科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术对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普外科68例胃癌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开腹手术组35例,腹腔镜手术组33例,两组术后均实施EEN,观察指标:⑴两组手术及其并发症的情况,⑵EEN的耐受性,⑶术后营养状态,⑷术后化疗开始时间。结果 :⑴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无差异(P0.05);腹腔镜组较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P0.01)。⑵EEN的耐受情况:腹腔镜组腹胀、腹泻等不适反应少于开腹组(P0.01),达到TEN的时间少于开腹组(P0.01)。⑶术后营养状态:术后第7天,腹腔镜组较早出现了营养状态改善,两组间前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14天,腹腔镜组营养状态改善明显,两组间体质量、右上臂肌周径、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⑷腹腔镜组进展期胃癌病人在术后45 d内接受化疗例数明显多于开腹组。结论:腹腔镜胃癌手术减小了手术创伤,能更好地耐受EEN,更早地达到TEN,从而有利于改善术后营养状态,为辅助化疗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纤维胆管镜的价值。方法对15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胆管镜分析,总结评价其效果。结果全组患者156例,术后残石12例,其中10例又通过术后胆镜取净,残石率1.44%(2/139)。结论术中应用纤维胆管镜能明显减少术后残石率,能进一步明确诊断,指导手术方式,减少创伤及缩短患者术后带管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甘露醇联合应用肠梗阻导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40例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均使用肠梗阻导管进行小肠减压.其中治疗组经肠梗阻导管注入甘露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情况、腹围缩小...  相似文献   
9.
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肝胆管残余结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纤维胆道镜取石在肝胆管残余结石治疗上的价值以及彗星征定律的镜外表现。方法 对1996年4月至1999年12月的240例次胆道术后患者进行纤维胆道镜经T管窦道取石。结果 结石取净率达98.1%。结论 取石前胆汗色泽如呈米汤术改变或有絮状物,则必有结石残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死亡2例.带瘤生存1例,复发1例.结论 手术切除对预后及防止复发有一定的意义.对复发病例再次手术切除配合术后口服格列卫治疗可有效控制和稳定病灶生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