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心理支持对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46例配合心理支持治疗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研究,观察其心理支持前、后《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变化,并分析两种评定得分之间有无关联。结果本组患者在配合心理支持后获得的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和1年后的生存质量均明显提高;《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问卷》得分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关联非常显著,生存质量分随客观支持得分的减少、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增加而提高。结论配合心理支持能提高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综合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索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综合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确诊“非典”患者共38例 ,治疗组 1 8例 ,对照组 2 0例 ,治疗组增加超短波治疗 ,每日 1次 ,每次 1 5min ,平均治疗 9.50± 2 .60次。观察患者对超短波治疗的一般临床反应 ;比较两组激素使用情况和病程。结果 治疗组激素减量的幅度较对照组大 ,病程明显缩短 (F =1 .2 96 ,P <0 .0 5)。结论 超短波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综合治疗中应用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 ,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2 0 0 2年 3月~ 5月收入SARS病区的患者 4 9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常规治疗组 )和治疗组 (综合超短波治疗组 )。对照组 2 7例 ,男 2 1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3.8±18.2 )岁 ,入选前平均病程 (8.5 9± 2 .6 7)d ,出院时确诊为SARS 2 2例 ,疑似 5例。治疗组 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30 .2± 14 .2 )岁 ,入选前平均病程 (7.14± 2 .93)d ,出院时确诊为SARS 19例 ,疑似 3例。所有患者体温均已正常。1.2 治疗方法 ①对照组 :给予激素、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并配合心理支持。②治疗组 :在前述…  相似文献   
4.
股四头肌Ge绳肌等速肌力测试的效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Cybecx330型等速功能评定装置是否能有效反映肌力。方法:按骨骼肌肌与肌纤维横断面积成比例的特性,选用CT成像技术测量产力肌的横断面积和CT值,对抽测的Ge绳肌和股四头肌的峰值转矩、面积和CT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氖受试者诸肌的各峰值转矩与面积的相关系数为0.48-0.80,相关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怀;(2)正常人所测肌的各峰转矩与CT值的相关系数为0.02-0.50,相关均无  相似文献   
5.
系统阐述电生理学方法(包括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体感诱发电位、神经根刺激技术、F波、H反射、神经根磁刺激技术)在神经根性颈痛诊断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文化素质对九孔柱测试结果影响.方法对406例正常人分3个文化层次测定九孔柱实验.结果文化层次越高,九孔柱试验结果所需时间越短.结论文化素质影响九孔柱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7.
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社会支持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调查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探讨给予干预途径,以便帮助病人战胜疾病过程和提高生存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均为因头颈面部疾患住本院的病人。恶性肿瘤病人 66例,男 44例,女 22例;平均年龄 53岁 (18~ 69岁 )。其中鼻咽癌 15例,上颌窦癌 12例,喉癌 11例,舌癌 11例,唇癌 10例,腭癌 4例,恶性淋巴瘤 3例。对照组 88例,男 58例,女 30例;平均年龄 46岁 (22~ 64岁 );均为炎症或创伤的良性病变者。 调查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1]对所有病人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  相似文献   
8.
四肢骨折在意外事故中较为常见,为促进骨折愈合需进行良好的复位及持续可靠的固定。而固定必然引起肢体各组织的废用性变化,包括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和瘢痕粘连形成,导致肢体功能障碍;局部血循环障碍及缺乏应力刺激,又可引起骨质疏松及骨痂形成迟缓,进而加重肢体功能障碍[1]。现  相似文献   
9.
<正> 作者3年前曾报道用1.7Hz的TENS治疗中风病人的患侧上肢,每周5次,每次60min,治疗3个月后患肢运动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为进一步评价TENS对中风病人运动功能的远期治疗效果,作者对前述研究对象进行了随访观察。 资料与方法 随访3年前参与早期研究的中风患者28人(占早期研究44人的64%),平均病程47个月(42~56个月)。TENS组18人(男14,女4)。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自建表面肌电图的标准化测试分析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患者股内侧肌(VM)与股外侧肌(VL)在控制髌骨运动中的变化特征。 方法选取PFPS患者7例(13个膝)作为病例组,另选健康志愿者10例(20个膝)作为对照组,并分别进行表面肌电图检查,测量蹲起运动VM和VL的平均波幅和峰值时限(TBP)。 结果PFPS组和对照组VM∶VL平均振幅比值分别为(0.97±0.31)和(1.09±0.3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2组下蹲时的平均比值(1.00±0.16)明显高于起立时的平均比值(0.83±0.15)(P<0.05)。在蹲起时PFPS组的TBPVM较TBPVL延迟(8.77%±5.12%)与对照组(-1.45%±4.02%)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所用表面肌电图的标准化测试能发现本组PFPS患者下蹲时VM的峰值时限明显滞后于VL,可用于评定局部型PFPS患者术后或康复治疗前后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