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7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测量脾脏剪切波速度(SSWV)无创评价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胃冠状静脉栓塞术(GCVE)疗效的价值。方法 将19例接受TIPS联合GCVE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分为A(13例,接受1次治疗)、B(6例,首次治疗后因支架闭塞再次接受治疗)两组。应用VTQ技术分别与治疗前1天、治疗后6天测量SSWV,以脉冲波多普勒测量门静脉主干血流速度(PVV)、脾静脉主干血流速度(SVV)。于TIPS联合GCVE治疗过程中,以直接测压法测量支架植入前及植入后的门静脉压(PP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IPS联合GCVE治疗后,A、B两组PPG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均<0.05);SSWV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VV、SV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B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SWV均与PPG呈正相关(P均<0.05),PVV、SVV均与PPG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应用VTQ技术所测SSWV与PPG存在相关性,可作为TIPS联合GCVE治疗前后监测门静脉压力的无创定量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Fe3O4同时包裹液态全氟己烷(PFH)的高分子造影剂的制备并评价其体外相变与双模态显影能力。方法采用乳化法制备可相变的磁性造影剂,检测其粒径、电荷、表面形态及内部结构,对不同浓度的纳米粒溶液行MR扫描并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量各样品中Fe浓度;用加热法激发纳米粒相变,显微镜观察相变后产生的微泡,在造影模式下观察造影剂相变后增强超声显影能力。结果成功制备出可相变磁性Fe3O4/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PFH纳米粒。体外MR显像表明其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当加热5min温度升高至55~65℃,纳米粒相变产生微泡,且可明显增强超声显影。结论制备的可相变磁性造影剂能明显降低T2*WI信号强度,加热可发生相变,增强超声显影,可为多模态成像技术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包裹液态氟碳高分子纳米球相变及体外超声显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纳米级超声造影剂——液态氟碳(PFP)高分子纳米球,观察其物理特性、体外热致相变、声致相变及体外超声显影效果。方法采用乳化一蒸发法(单乳化法)制备包裹PFP的MPEG-PLGA纳米球(P-NP),以光镜观察纳米球形态分布,以纳米粒度及Zeta电位分析仪检测纳米球粒径和电位;在显微镜上放置加热板实时观察P-NP的相变情况;于体外应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仪辐照后,观察其超声显影效果。结果所制备的包裹PFP的高分子纳米球外观为乳白色混悬液,形态规则,呈球包球形;平均粒径为(393.2±40.7)nm,平均电位为(-5.23±8.69)mV;加热板显示的温度约为42.6℃时,光镜下显示纳米球开始转变为微气泡,且随着温度增高,所产生的气泡逐渐增多;体外行LIFU辐照后,在超声基波和谐波模式下可观察到显影明显增强。结论成功制备了PFP高分子纳米球,其粒径小、稳定性好,体外经LIFU仪辐照后可增强超声显影,有望成为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方法 对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生殖系统腺瘤样瘤的声像图进行分析,观察病灶大小、回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特点,并将结果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 14例患者(15个病灶),低回声病灶2例(3个病灶),中等回声10例,强回声病灶1例,稍强回声病灶1例.2例(14%)为Ⅱ~Ⅲ级血流,12例(13个病灶,85.7%)为Ⅰ级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生殖系统腺瘤样瘤肿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进行心肌显像的理想剂量.方法用本研究所自行研制的表面活性剂类超声造影剂对7只开胸犬的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将造影剂稀释为10、20、30倍,分别对心肌进行显像,观察其不同的显像效果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造影剂的剂量在稀释10倍至30倍之间时,均是在触发间歇为1:8个心动周期时心肌显像效果最佳,此时造影剂在心肌组织内达到饱和状态.随着稀释倍数的增加,心肌显像效果明显减弱,3级显像的比例明显减少,前壁、后壁心肌和心腔内声学密度明显降低.结论不同剂量的超声造影剂对心肌有不同的显像效果,本实验发现稀释20倍时心肌显像的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炎性及肿瘤转移淋巴结的超声造影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正常、炎性和肿瘤转移淋巴结超声造影前后回声强度的变化和显像效果。方法 15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肿瘤淋巴结转移组、炎性淋巴结组和正常淋巴结组。模型成功后,各组分别经足掌垫皮下注入自制表面活性剂类超声微泡造影剂,并按摩足底,用谐波显像方式观察各组胭窝淋巴结造影效果。结果 造影前3组的回声强度值之间均有显著差别(P〈0.05),肿瘤转移组最低,炎性组次之,正常组最高;造影后各组淋巴结回声强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肿瘤转移组的视觉增强效果较其余两组低,其回声强度值低于其余两组,并可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炎性组和正常组的回声强度比较无差别。结论 声像图回声强度可在造影前区分肿瘤转移、炎性和正常的淋巴结,微泡造影后能更清楚显示其差别。  相似文献   
7.
载药脂质微气泡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并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药物释放及观察其体内超声显像效果。方法制备载紫杉醇脂质微气泡,测定其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大小、分布和Zeta电位;观察苏丹黑对脂质微气泡的染色,以及超声辐照后苏丹黑的释放情况;观察辐照后载药脂质微气泡各层溶液药物的释放;并观察其在小鼠肝内的显像效果。结果载药脂质微气泡的浓度为2.3×109~3.5×109/ml,粒径范围为90%以上2~6μm,平均粒径为2.95μm。脂质微气泡紫杉醇的包封率大于90%,载药量为(26.5±0.7)%;Zeta电位为-(21.8±1.1)mV;苏丹黑染色后光镜下可见微气泡壁被染成黑色,超声辐照后微气泡稀释液变黑,并且超声辐照载药脂质微泡溶液后,上层和中间层的药物释放明显增加;静脉注射此载药微气泡后,小鼠肝可见良好、持续的增强显像效果。结论采用机械振荡法制备的紫杉醇脂质微气泡,包封率和载药量均较高,粒径分布好,体内显像效果好,超声辐照能促使微泡中的药物释放,有望实现实时监控下的体内定点靶向给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后残留肝癌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HIFU治疗肝癌术后的83例残留病灶进行无水乙醇注射(PEI)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肿瘤标记物的变化,并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定期随访肿瘤变化。结果7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和1、2年生存率分别为95.5%、82.5%、60.5%。CDFI随访,所有患者治疗区病灶回声增强,血供减少或消失,其中77例(92.8%)病灶体积缩小。51例AFP阳性患者中,46例(90.2%)AFP下降。结论HIFU联合无水乙醇能有效破坏肿瘤血供,灭活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提高生存质量,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犬缺血再灌注心肌靶向超声造影图像的组织定征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用超声组织定征量化分析白细胞靶向超声造影剂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声像图。方法将自制超声微泡造影剂"表活显"(self-madesurfactantfluorocarbon-filledmicrobubbles,SFCMB)与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结合,制备成白细胞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SFCMB-PS),在实时心脏超声造影条件下,用SFCMB-PS对9只犬心肌I-R模型进行延迟心肌显像。实验结束后,在心肌I-R损伤处取组织块立即进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测定。超声组织定征定量分析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结果I-R损伤心肌声像图的回声强度[(22.56±4.62)GS]明显增高,与正常心肌[(16.57±3.82)GS]和缺血心肌[(5.00±2.58)G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其与MPO活性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776,P<0.05)。结论超声组织定征定量分析缺血再灌注心肌靶向超声显像能够较准确、客观地反映再灌注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0.
自制高分子聚合材料超声造影剂显影效果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自制高分子聚合材料超声造影剂“高聚显”的显影效果、特点及其安全性。方法质量浓度为5%高聚显溶液,按0.25 ml/kg剂量经兔耳缘静脉团注,采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12L探头,以不同机械指数(MI),在二次谐波、彩色多普勒及能量多普勒模式下,分别实时动态观察肝血管、肝实质回声强度以及肾多普勒血流信号增强情况,并对肝实质回声强度进行动态定量分析。结果在高、低MI情况下,高聚显均能明显增强肝血管、肝实质回声强度和肾多普勒血流信号,作用时间持续约30 min;造影后肝实质峰值回声强度较造影前平均增加(10.36±2.13)dB。所有兔在实验过程中以及实验后观察2周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论高聚显是一安全、显影效果好、持续时间长、在不同MI状态下均能实现实时超声造影的新型高分子材料超声造影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