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离和鉴定唐氏综合征胎儿与正常胎儿脑组织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断,为进一步认识DS脑病变发生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的方法对DS胎儿及正常胎儿脑组织样品进行正向消减杂交,利用斑点杂交对所获的基因片断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结果:从构建的消减杂交库中随机挑取80个阳性克隆,经点杂交鉴定获得13个代表了在DS胎儿脑组织特异高表达基因片断,其中包括转录因子、神经退行性变相关基因、能量代谢相关基因及神经发育相关基因。结论:所筛选出来的基因中部分与其他神经系统的疾病密切相关,或者具有潜在的致凋亡功能,可能参与了DS的脑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ERG甲基化作为无创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标记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ERG基因是否可以作为孕早期血浆中检测胎儿DNA的通用标志物。方法随机选择早期妊娠孕妇70例,并以经体检确定为未孕健康妇女70例、分娩过21-三体胎儿的妇女11例和顺产后3 d妇女2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HpaⅡ、MspⅠ酶切后进行常规PCR的方法,检测血细胞、绒毛和血浆DNA目的基因ERG21-128序列的甲基化模式,并对妊娠组和对照组样本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位于21号染色体上的ERG基因21-128序列在70例孕8、9、10周孕妇绒毛组织中甲基化而在母体血细胞中未甲基化,绒毛甲基化检出率为100%;在血浆中游离胎儿DNA ERG基因21-128序列的甲基化检出率为77.1%,敏感度为77.1%。其中8、9、10周甲基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未孕健康妇女、11例生产过21三体胎儿的健康妇女和20例产后3 d妇女的对照组的血浆中ERG 21-128序列均未甲基化。结论在母体和胎儿DNA中,ERG基因21-128区的甲基化有显著性差异,实验方法也比较简单,提示了ERG是无创性产前诊断DS的一个潜在标记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外源性维甲酸(retinoicacid,RA)在骨折愈合中的作用.方法在骨折局部施加以自体冻干血凝块为载体的外源性RA,然后进行常规X线摄影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①X线术后第21d,实验组8例桡骨中有2侧可见缺损内完全为骨痂阴影充填,其余6侧也可见不同程度的阴影;对照组8侧只有少量的骨痂阴影充填.②组织学骨折第1、4d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生发层总细胞数分别为(62.2±0.6)个/mm,(135.1±1.9)个/mm和(57.2±0.5)个/mm,(99.8±2.2)个/mm,两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骨折第4、7d实验组和对照组缺损区总细胞数分别为(63.7±1.4)个/mm,(55.0±0.2)个/mm和(45.1±1.1个)/mm,(51.9±0.7)个/nm,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和差异(P<0.01和P<0.05),第21d实验组和对照组成骨区体密度分别为(0.642±0.071)点/50um和(0.452±0.042)点/50um,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RA具有加速骨折愈合的作用,并有望成为治疗骨折愈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口腔鳞癌组织和细胞中黏液素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24的表达模式、作用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在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明确CD24在78例人口腔组织标本和59例动物模型金地鼠(Hamster buccal)颊囊组织标本,以及口腔癌前病变上皮细胞DOK4、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中的表达模式;以CAL-27和WSU-HN6细胞为模型,明确在常规和无血清成球培养条件下,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 ATRA)和CD24抗体对CAL-27和WSU-HN6细胞及肿瘤球生长的影响,并观察它们是否影响这两种细胞中CD24的表达。结果:人和金地鼠组织的免疫组织染色结果显示,在正常/单纯增生组织、轻度/中度异常增生组织、重度异常增生和鳞癌组织中均依次呈现CD24表达递增的现象(P<0.05);与DOK细胞相比较,CAL-27和WSU-HN6口腔鳞癌细胞中CD24表达上调(P<0.05)。相对于癌前病变细胞DOK,口腔鳞癌细胞CAL-27和WSU-HN6具有更强的增殖和肿瘤球成球的潜能(P<0.05)。ATRA能够有效地抑制这两种口腔鳞癌细胞的CD24表达、体外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能力(P<0.05),而CD24抗体虽然也一样能够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P<0.05),但却不影响其CD24的表达。结论:CD24在口腔鳞癌中表达上调,具有促进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肿瘤球形成的作用,维甲酸和CD24抗体皆能以CD24为靶点有效地抑制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球形成。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影响现有微量基因组扩增方法--简并寡核苷酸引物聚合酶链反应(degenerate oligonucleotideprimed PCR,DOP-PCR)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针对现有DOP-PCR扩增过程中存在的影响产物产量和特异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不同的DNA模板来源、模板梯度稀释与否以及DOP-PCR扩增产物是否采用低熔点胶回收去除干扰分析的小片段等方面进行研究,最后以特异性基因(FTCD和CBS)PCR扩增的结果作为评价指标,了解上述因素对DOP-PCR扩增的影响.结果:以小鼠单个卵细胞基因组为模板与以肝基因组DNA为模板相比,在产量上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特异性上两者相当.小鼠肝基因组DNA梯度稀释作为模板进行扩增的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与未经低熔点胶回收的DOP-PCR产物相比,经低熔点胶回收的DOP-PCR产物在常规PCR扩增反应中得到的产物特异性更好.结论:应用DOP-PCR方法进行扩增时,小鼠单个卵细胞可以用来进行DOP-PCR的扩增从而用于对特异性基因的检测,但是在扩增产量方面需要进一步的改进或优化.对现有DOP-PCR反应进行产物低熔点胶回收纯化,能够增加产物的特异性,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单-乙基己基酯[Mono-(2-ethylhexyl)phthalate,MEHP]对人卵巢黄素化颗粒细胞的活性及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19例,收集其卵泡液,提取颗粒细胞进行原代细胞培养72h,并分为低剂量组(10例,MEHP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和高剂量组(9例,MEHP300μmol/L、500μmol/L),两组均于加药后48h,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颗粒细胞的活性、放免法检测雌二醇及孕酮水平,均与DMEM/F12培养液+二甲基亚砜(对照组)比较。结果高剂量组中,当MEHP≥500μmol/L时,颗粒细胞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当MEHP≥500μmol/L时,雌二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0);低剂量组中,当MEHP为50μmol/L、100μmol/L时,孕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分别为0.007和0.02);高剂量组中,当MEHP为500μmol/L时,孕酮水平明显降低(P=0.002)。结论高浓度MHEP(≥500μmol/L)不仅降低人卵巢颗粒细胞活性,而且抑制了雌孕激素合成的功能。但目前人体暴露范围内(≤50μmol/L)的MHEP对颗粒细胞活性及雌激素合成无影响,对孕激素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医院对科研试剂和耗材的管理水平,医院可以将科研试剂和耗材分为通用类和特殊类两类实施分类管理,通过实施基于信息化系统的科研试剂和耗材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提高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医院可以掌握科研试剂和耗材的使用情况,便于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有效控制与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lycoprotein non-metastatic melanoma protein B,GPNM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PNMB在63例前列腺癌组织、3例异型生前列腺组织、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代表阳性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GPNMB在前列腺良性增生组表达水平(IOD= 70 017.49)明显低于异型增生组(IOD= 10 1547.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前列腺癌组中GPNMB的表达(IOD= 162 027.54)明显高于非肿瘤组(包括良性增生和异型增生,IOD=79 290.9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但未见GPNMB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病理分级低组(病理分级Ⅱ及Ⅱ以下)GPNMB表达(IOD=177 944.30)反而高于病理分级高组(病理分级Ⅱ以上,IOD= 150 885.81),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GPNMB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异常高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胱硫醚β合成醚(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在卵巢中的定位表达模式,并推测其在卵母细胞发育中生物学功能。方法利用mRNA原位杂交和 RT-PCR的方法检测CBS在成年小鼠卵巢中的表达。结果原位杂交结果显示,CBS在卵泡细胞中广泛表达;在初级卵泡细胞中,CBS阳性杂交信号强于次级卵泡以及窦卵泡的细胞; 在窦卵泡内部,CBS阳性信号既存在于近窦腔的颗粒细胞,也存在于卵丘细胞中。与经过孕母马血清(PMSG)作用的窦卵泡相比,未受PMSG作用的窦卵泡中,CBS阳性杂交信号尤其集中在靠近窦腔的颗粒细胞以及卵丘细胞。而在卵泡中的整个发育过程中的卵母细胞,都未发现有CBS的表达。利用RT-PCR的方法,以培养的各级卵泡进行的表达分析也证实了CBS表达的广泛性和卵母细胞中不表达的现象。结论 CBS参与了卵母细胞发育成熟的整个过程; 其在卵泡细胞中表达而在卵母细胞中不表达的特点说明了CBS是通过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影响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键酶——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在卵母细胞和卵泡发生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模式及潜在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卵泡以及去除卵泡中卵母细胞后培养的颗粒细胞为载体系统,利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研究不同时期卵泡以及颗粒细胞中CBS的动态表达模式。结果:在各级卵泡的颗粒细胞中均有高水平的CBS表达,用完整卵泡进行的表达研究表明,各级卵泡中也都有CBS高水平的表达,同时期的颗粒细胞与完整卵泡相比,前者具有更高水平的CBS表达;而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母细胞中均未见CBS表达。结论:CBS在卵泡和卵母细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CBS在卵泡和卵细胞中不同的表达模式提示cBs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