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对比依托咪酯复合芬太尼和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疗效,寻求更为安全有效的人工流产术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对2010年5月1号~2010年5月31号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人工流产术的12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组并分别予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并发症、宫口松弛情况及出血量等指标;对术中呼吸、心率、血压、静脉注射时是否有注射痛、肌颤、血氧饱和度、术后呕吐、苏醒时间等指数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两组病例给药前后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差值以及两组病例的注射痛、肌颤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麻醉效果及离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依托咪酯麻醉效果确切,无注射痛,并对血压、呼吸影响较小.对伴有心血管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能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50例,男43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8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2例,单肺通气时,患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 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利于手术的连续性,是一举多得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在电视胸腔镜手术单肺通气时,患侧持续供氧,预防低氧血症,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复张性肺水肿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胸腔镜手术病人50例,男43例,女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n=28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支气管开放并持续低压供氧,(2-3L/min);对照组n=22例,单肺通气时,患侧导管常规封闭停止通气.术中持续监测ECG,BP,HR,SpO2,PETCO2及持续单肺通气时间,(SPO2下降<93%为双肺通气指标).结果 胸腔镜手术操作时,SpO2,PETCO2,及连续单肺通气时间,复张性肺水肿发生率,两组呈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胸腔镜手术中单肺通气时,患侧低压持续吸氧有助于维持正常SpO2,PETCO2,延长单肺通气时间,减少单肺通气并发症,利于手术的连续性,是一举多得的电视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地塞米松延长颈丛阻滞时间和防止术后恶心呕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状腺手术55例,分为实验组(30例,用0.375%布比卡因+地塞米松5mg)和对照组(25例,单纯用0.375%布比卡因).用一点法颈丛神经阻滞,双侧阻滞总药量不超过20ml.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用于门诊无痛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行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妇科患者200例随机分成A、B组各100例,A组使用芬太尼+丙泊酚,B组使用舒芬太尼+丙泊酚,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诱导前、注药后5 min、术毕5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的变化,及手术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离院时间、麻醉效果、患者的满意度、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术前相比,两组的MAP、HR、RR、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较A组术后清醒更快(P<0.05);B组离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两组术中呼吸抑制、不良体动、术后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镇痛效果均满意,B组患者非常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丙泊酚伍用舒芬太尼应用于门诊宫腔镜检查术的麻醉,因诱导迅速、苏醒快而彻底、安全性更高,镇痛效果确切、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总结手术中施行硬膜外阻滞时穿破硬膜后术中的麻醉处理以及更好解决术后低压性头痛的方法.7例患者在硬膜穿破后,均选择穿破点相邻间隙重新穿刺,向穿破点相反方向置管,用重比重局麻药混合液少量分次给药,密切监护阻滞平面及生命体征,7例麻醉效果均满意.术后经硬外导管先行推注右旋糖酐溶液25ml,保留硬外导管,连接病人自控镇痛泵(PCA)仍用右旋糖酐为填充液.设置2ml/h持续给予药,7例患者中无1例出现低压性头痛的症状.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112例硬膜外阻滞后伴有寒战的产妇在静注不同剂量可乐定后寒战抑制的情况。根据静注剂量随机分5组:A组生理盐水5ml;B组0.5μg/kg;C组1μg/kg,D组1.5μg/kg;E组2μg/kg。观察各组寒战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B、C、D、E4组都对寒战有显著疗效(各组分别同A组相比P<0.01),B组、C组不仅抑制寒战效果佳,且并发症少,超过此剂量,效果未见明显增加,而并发症却增多。结论:静注可乐定0.5μg/kg以上的剂量可显著抑制产妇硬膜外阻滞后的寒战,且0.5-1μg/kg的剂量可能是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颈丛阻滞是否可延长镇痛时间并减少甲状腺术后副作用。方法 187例颈丛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3例):0.3-0.375%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单侧用5mg,双侧10mg);B组(94例):单纯用0.3-0.375%布比卡因,术后记录有效镇痛(VAPS≤3分)维持时间及4、8、16、32、64h各时间段的镇痛有效例数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后有效镇痛维持时间平均为20.3h,B组平均为3.5h。结论 ①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可显著延长布比卡因颈丛阻滞的镇痛时间;②地塞米松与布比卡因配伍用于颈丛阻滞可使甲状腺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以麻醉护士为主体的(NBAS APS)在剖宫产术后疼痛管理中的成效。方法:选取行剖宫产术的初产妇500例为传统APS组,500例为NBAS APS组,术后均应用一次性镇痛泵,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总体满意度。结果:与传统APS组相比较,NBAS APS镇痛效果指标(VAS值)显著降低、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总体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麻醉护士为主体的NBAS APS疼痛管理模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产妇,可提高剖宫产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使产妇及家属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