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外剥内扎加横断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该术式尽可能切除痔核,并注意保护肛垫及齿线附近组织。结果28例患者术后肛门损伤小,皮桥保留多,肛管无狭窄,愈合快。结论环状混合痔应用该术式更好地保护肛垫及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自身服药前后为对照,观察血脂康对青年高脂血症患者的降脂疗效和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32例青年高脂血症患者(年龄18~39岁)口服血脂康,每次0.6g,每H2次,连续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结果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治疗后的血脂和血清Hs—CR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青年高脂血症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血脂康除降脂作用之外,还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3.
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应用金纳多片治疗41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90天的疗效观察,能扩张冠脉,改善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缓解临床症状,对心电图缺血性有明显改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泊酚静注加局麻行痔瘘手术的镇静效果以及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采用丙泊酚静注,结合局部麻醉,进行痔瘘手术。观察术中心率(HR)、血压(SBP、DBP)、呼吸(RR)、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苏醒时间、术中不适、记忆丧失、自我感觉等情况。并且对比术中出血、疼痛、肛门松弛度等情况。结果无痛组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不良反应,手术过程中无不适感觉,麻醉满意率100%。骶麻组能达到较好的无痛程度,但术中肛门坠胀感很难消除。局麻组疼痛、坠胀感均跟无痛组有显著差异。无痛组在手术过程中HR、SBP、DBP、RR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是大多波动在正常范围,SPO2在全程吸氧下维持平稳,各组无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静注加局麻行痔瘘手术是一种安全、舒适、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186例冠心病患者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改变,旨在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心绞痛患者冠脉斑块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所有入选对象在排除各种感染、结缔组织病、恶性肿瘤病人,在原治疗不变的情况下,加服地奥心血康治疗前后,均空腹抽血2ml,采用速率散射光比浊法测定血清CRP值(mg/L)。结果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水平总体高于正常人,经复方丹参滴九治疗后,血清CRP均不有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其中有通过减轻冠脉斑块的炎症反应,而起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稳定型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33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60天的疗效观察,能扩张冠脉、改善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临床症状,对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邹海斌  潘文丽 《中外医疗》2012,31(24):65-66
目的关注我国逐年上升的青年高血压发病率,对青年高血压患者临床观察与分析,归纳总结其临床特点和致病因素,为防治青年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门诊和入院的126例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的诊治标准,采取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血压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从临床症状、各项生化指标、体重指数、家族高血压遗传史、精神因素、不良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论遗传、肥胖、不良的行为习惯以及精神因素是导致青年人患高血压病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9.
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控制血糖、中药坐浴及手术治疗进行总结。方法32例患者应用控制血糖、中药坐浴及分次手术,注意保护肛门功能及尽可能根治。结果术后肛门功能全部正常,1例术后8个月再发脓肿,其余一次治愈。结论正确控制血糖,应用中药坐浴及分次手术对于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较好地预防并发症减少患者痛苦,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糖尿病(DM)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均为内科常见病,通过观察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预后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特殊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方法对16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和29例单纯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进行做了综合对比分析。结果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合并症、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和心肌酶谱均高于单纯心肌梗死患者。结论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以无痛性多、并发症多,猝死率高。其死亡原因以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较多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