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阮燕  邹品飞 《当代医学》2014,(13):64-66
目的:探讨下肢小腿肌内静脉血栓的好发部位,并分析其与静脉本身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关系。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孤立性小腿肌内静脉血栓患者76例,85条病变小腿。统计肌内静脉血栓好发部位,比较腓肠肌及比目鱼肌内静脉血栓的发病率,检测病变小腿深浅静脉瓣膜功能情况。结果患者均经临床诊断证实。76例患者,85条病变小腿,单侧小腿病变67例(88.16%,67/76),双侧小腿病变9例(11.84%,9/76),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腓肠肌内静脉血栓4腿(4.71%,4/85),比目鱼肌内静脉血栓81腿(95.29%,81/85),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腿肌内静脉血栓多见于比目鱼肌内,多为单侧发病,与静脉本身解剖及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椎动脉内频谱存在反向血流成分时可能存在的病变部位。方法 选取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椎动脉椎间段内血流频谱出现反向血流成分、并准确诊断病变部位的106例患者,对比观察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SSS)和非SSS患者的血流特点。结果 106例中,SSS 75例,病变侧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均存在狭窄或闭塞病变;非SSS 31例,病变侧椎动脉均存在严重狭窄或闭塞病变。同型盗血频谱者中,SSS患者血流速度高于非SSS患者(P<0.05);以收缩期流速<20 cm/s诊断非SSS的敏感度为83.87%(26/31),特异度为90.67%(68/75)。结论 椎动脉内以反向血流为特点的盗血样频谱大多为锁骨下动脉或无名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少数为椎动脉本身狭窄或闭塞所致。  相似文献   
3.
女,34岁,因“外伤致左侧膝关节后脱位,左侧小腿疼痛肿胀1周”入院,查左侧膝关节活动障碍,小腿肿胀疼痛。入院行B超检查下肢血管,使用高频线阵探头15L8W,10.0MHz血管条件进行探查,双侧股总、股浅、股深、右侧胭动脉管腔内径及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胭窝处探头接触可感到有较强烈的搏动感。并探及大小约24mm×23mm×24mm囊性包块回声,囊壁可见稍强回声附着(见图1)。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34岁.主因"长期言语不利、头晕,加重伴肢体活动障碍3天"就诊.超声检查采用Acuson Sequoia 512超声仪,15L8W宽频线阵探头(频率为8.0 MHz),CV Artery条件,检查时使探查条件、频率、取样框及取样容积的倾斜方向、角度的校正为44°,翻转等条件始终保持不变,采集双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 CCA)、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CA)、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 ECA),发现:①左侧CCA、ICA血流频谱异常(提示左侧CCA起始段、ICA远端狭窄或闭塞的可能);②左侧ECA血流反向(ECA窃血表现);③右侧CCA、ICA流速较左侧增高(以ICA为著),左侧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流速较右侧高(考虑代偿性表现);④双侧VA血流频谱示左侧VA峰值流速较右侧增高,双上肢动脉频谱未见异常.本院MRI示左侧CCA起始段血管管腔较细、ICA颅内段血管较右侧细.外院DSA示左侧CCA起始段管腔变细并闭塞,ICA颅内段管腔较对侧变细.手术证实为左侧CCA起始段先天性发育不良致闭塞.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分析了我院33例动脉扭曲患者的声像图特点,旨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小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肾小结石(直径2~6 mm)患者,135枚小结石,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观察结石后方快闪伪像确定结石的存在,对比分析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小结石的检出率.通过增加回声差异强化值,观察结石边界情况.结果 135枚小结石,二维超声检出92枚(68.2%,92/135),彩色多普勒通过观察快闪伪像检出128枚 (94.8%,128/13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石直径2~3 mm小结石74枚,二维超声检出39枚(52.3%,39/7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72枚(97 3%,72/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35枚小结石通过增加回声差异强化值(△=4~5)观察,边界均清晰显示.结论 ①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小结石的检出和诊断有重要价值.②回声差异强化可清晰显示肾小结石边界情况,有助于准确测量结石大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5岁,以"右上腹部隐痛不适3年余"就诊,行腹部B超检查.首诊B超所见:胆囊大小10.4 cm×3.6 cm×3.9 cm,胆囊壁毛糙,胆囊底部后壁可见大小约2.7 cm×1.0 cm稍强回声,改变体位探查,其变化不明显,血流流速标尺14 cm/s时,稍强回声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1),未采集血流频谱;超声提示:胆囊体积大,胆囊内稍强回声(性质待查,占位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肌骨超声检查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检出率及与膝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9年5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均为单膝患者)118例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确诊;确诊前患者均拟行肌骨超声检查,并将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与X线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肌骨超声在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的检出率;采用Lysholm评分法对患者患侧肢与健侧肢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对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与膝关节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肌骨超声检查显示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检出率高于X线(P < 0.05);软骨下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骨质疏松、骨质增生检出率低于X线(P < 0.05);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患侧膝关节跛行、承受能力、上下楼能力、下蹲起立、疼痛、关节肿痛及总分均低于健侧(P <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与滑膜增厚、关节软骨退变、髌上囊积液、内侧半月板损伤退变、腘窝囊肿、韧带损伤、软骨下骨破坏及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呈负相关性(P < 0.05)。  结论  肌骨超声检查用于风湿性膝关节炎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检出率,且患者检出结果与膝关节功能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椎动脉闭塞病变与管径的关系。方法对经CTA或MRA或DSA证实诊断为闭塞的405条椎动脉,分析椎动脉闭塞发生部位、闭塞形式及与管径大小的关系。结果椎动脉闭塞多为节段性,多发生于内径较细一侧。研究组椎动脉管径为2.45±0.93mm,对照组管径为3.55±1.12mm,两者管径比较(P0.05)。结论椎动脉闭塞多为节段性,多发生于管径较细一侧,尤其发育不良椎动脉更容易发生闭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