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IntroductionInthedonorbloodcolectedbybloodcen-ters,leukocyteshavenotherapeuticfunctiontopatientsbutmayinducemanysideefects.Co...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新型硫酸葡聚糖(DS)血脂分离系统用于治疗高脂血症,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基础上简化血脂分离工艺,大幅度降低治疗费用.方法 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50例患者共110例次血脂分离治疗,首先用单采机采集患者高脂血浆,按10ml/kg体重采集总量(600 ± 100)ml.然后血浆中加入静脉注射用DS作为吸附剂,Ca2 作为催化剂,DS特异性吸附LDL形成大颗粒,用离心法去除胆固醇、三酰甘油.结果 每次血脂分离治疗总胆固醇下降11%(6.52±0.5)和(5.8±0.4);三酰甘油下降15%(3.85±2.1)和(3.27±1.5);LDL-C下降20%(4.03±0.86)和(3.2±0.52);HDL-C保持不变(1.13±0.28)和(1.13±0.41);白蛋白保持不变(45±5)和(45±4),过量的Ca2 被阳离子树脂柱完全吸附.结论 新型DS血脂分离系统工艺合理、操作过程简单、易于推广应用.特别是治疗费用低廉,更适合需要多次治疗才能纠正血脂异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不同保养液对血2,3-二磷酸甘油酸与ATP的保存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不同保养液对血中 2 ,3 二磷酸甘油酸 ( 2 ,3 DPG)和三磷酸腺苷 (ATP)的保存能力。寻找适宜 2 ,3 DPG和ATP保存的保养液。方法 同一血源于采血的当日及 4d、7d、1 0d、1 4d、2 1d、2 8d、35d、4 2d分别测定 2 ,3 DPG、ATP、Hb和 pH值 ,观察不同保养液对血中 2 ,3 DPG和ATP的保存效果。 结果 ACD保养液保存血第 1 4d、CPD及CPD AI保存血第2 1d就检测不到 2 ,3 DPG ,CPD AI DHA类保养液中 2 ,3 DPG到 4 2d维持在初始水平的 6 0 % ,CPD AI DHA Vit .C保养液中2 ,3 DPG的含量至 4 2d仍然保持在初始水平。CPD AI类保存血对ATP的保存效果较好 ,ACD与CPD保养液对ATP保存效果较差。结论 CPD AI DHA Vit .C保养液对血中 2 ,3 DPG和ATP的保存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浓缩血小板制剂中滤除白细胞输血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测试PL型滤器对浓缩血小板制剂 (PCs)中白细胞的滤除作用。 方法 :对 40例次血液病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输注滤除白细胞的PCs,测定滤除前、后PCs中的血小板数、白细胞数和GMP 140。 结果 :血小板回收率为 (91.5± 7.8) % ,白细胞滤除率为 99.9% ,输注无效率分别为 16 .2 5 % (Donna标准 )和 8.75 % (Eernise标准 )。未增加血小板激活 ,临床出血征象消失和好转率 93%。 结论 :PL型白细胞滤器具有高血小板回收、高白细胞去除、体外不激活血小板的高质量特点 ,是滤除PCs中白细胞的理想滤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热处理法)分离自体血浆白蛋白。免疫学分析表明,这种白蛋白溶液与普通人血白蛋白具有相同属性。醋酸纤维膜电泳检测,它的纯度大于90%;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白蛋白单体大于97%;双向环状免疫扩散试验证明其中没有其他抗原;白蛋白回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6.
改性玻纤膜白细胞过滤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去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症的发生率。方法:使用丙烯酸类的聚合物,固化在白细胞过滤器的膜表面,使膜的电位性正好吸附体积大的白细胞,而不吸附体积小的血小板。结果:70例次试验,过滤一个机采治疗量或10个单位手工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能够滤除99.9%白细胞,血小板回收率大于90%。27例血液科病人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血小板输注无效率15%(4/27例),对照组血小板输注无效率50%(10/20例)。结论:改性后的白细胞过滤器能用于浓缩血小板制剂的滤除,防止反复输注产生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相似文献   
7.
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制备浓缩血小板大多采用富含血小板血浆法(简称PRP)。这种工艺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中含有较多的红细胞和大量的白细胞,制备后的浓缩血小板要经过再悬浮处理,得率也不稳定。国内有人作过这方面研究,发现全血离心后的白膜中含有90%以上的血小板,于是便以白膜作为浓缩血小板。以上两种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输注前都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这不仅使输注过程繁琐,更为不利的是,大量白细胞的混入更易引起病人发生输血反应。国外已有学者用多联袋从白膜中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半自动血细胞分离机,用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与传统的手工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比较.方法 采集(ACD抗凝全血400 ml为1个制备单位)10个制备单位用顶底袋收集血液、半自动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实验组,10个制备单位用白膜回浆法制备浓缩血小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小板回收率.结果 实验组全血中血小板总数为(7.62&#177;1.45)&#215;1010/单位,对照组为(7.78士1.72)&#215;1010/单位,两组收集的白膜均为(55&#177;3)克、加入血浆(60~65)克,总体积约120 ml.实验组白膜中血小板数占全血血小板数(93&#177;1)%,对照组为(72&#177;1)%,白膜血浆混悬液经过轻离心后,红细胞沉淀、血小板悬浮在上层血浆中,每单位得到浓缩血小板(55.6&#177;2.5) ml,试验组血小板,回收率为(72&#177;1)%,对照组血小板回收率为(56土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顶底袋保留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优于传统手工白膜回浆法工艺.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文用国产白细胞过滤器滤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PL型滤器),用于防止反复输注和血小板的病人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方法:从不同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制剂中滤除白细胞,观察PL型白细胞过滤器对血小板回收率,白细胞去除率的影响。观察病人输注浓缩血小板制剂后,1小时和24小时血小板上升值判定输注无效发生率。结果:70付PL型滤器过滤浓血小板,白细胞去除率99.99%,血不板回收率超过90%。47例有多次输血史的血液病患者,每个病人输注手工制备的血小板至少1次,输注机采血小板1-3次。过滤组27例病人,输液70例次滤除白细胞的浓缩血小板制剂。对照组20例病人,输注50例次含有白细胞的浓缩血小板制剂。结果过滤组有4/27例(占15%),对照组有10/20例(占50%)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P<0.05)。结论:使用PL型过滤器滤除浓缩血小板制剂中的白细胞是一种理想的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超细玻璃纤维膜白细胞过滤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未经处理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制剂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输入病人体内会引起许多副作用,最常见的如非溶血性发热反应,HLA同种免疫反应以及引起CMV、HTLV-I病毒的传染和GVHD[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