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直肠和结肠疾病,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为特征。本病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属中医“久痢”、“泄泻”、“腹痛”、“肠痹”、“肠游”等范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Slc4a11缺失在先天性遗传性角膜内皮营养不良(congenital hereditary endothelial dystrophy, CHE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自噬信号通路的潜在调控关系。方法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模型。以野生型小鼠(wild type, WT)和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knockout, KO)为实验对象,通过Western印迹法、RT-qPCR、茜素红染色、H-E染色、透射电镜评估KO小鼠角膜表型特征的变化。通过Western印迹法和RT-qPCR检测自噬标志物LC3、beclin1、p62在角膜内皮的表达量。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小鼠角膜内皮细胞自噬情况。结果 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角膜显示与CHED相似的表型特征,包括角膜厚度增加;角膜内皮细胞体积增大,密度减小;后弹力层增厚;角膜内皮空泡形成。KO小鼠与WT小鼠相比,LC3、beclin1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62的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O小鼠角膜内皮细胞内自噬体明显多于WT小鼠。结论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的Slc4a11基因敲除小鼠角膜显示CHED特征的表型。同时Slc4a11缺失通过增强自噬信号通路参与CHED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邵玉婷  王丽媛 《河北医药》2016,(16):2456-2458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妊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瘢痕妊娠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的保守药物治疗,连续服用米非司酮3d后服用米索前列醇1次。对照组仅给予连续3d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用药前和用药6h后的阴道出血情况以及用药前后的子宫大小,并在用药的第1、3、7天观测所有患者的孕囊直径和血清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浓度变化。同时,统计用药后的疗效情况与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用药后,2组患者阴道出血和子宫大小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P <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子宫大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在用药的第1、3天的孕囊大小和β-HCG浓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在第7天时,观察组的孕囊直径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血清中β-HCG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治疗瘢痕妊娠的效果比单一用药的效果更佳,还能有效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更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分析EuroScan发布的肿瘤新兴技术水平扫描报告,为我国新兴卫生技术评估提供借鉴。方法明确检索词获取EuroScan 2013年1月1日-2017年5月31日发布的肿瘤新兴技术水平扫描报告,制定报告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设计资料提取表提取信息,对纳入报告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293份报告,其中241份针对药品,52份针对器械和其他诊疗技术。技术接受水平扫描的最主要原因是可为患者提供额外或新的备选诊疗方案,扫描过程中需要基于多维度的信息对技术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结论肿瘤新兴技术水平扫描工作由专业机构在技术生命周期早期开展,从多个维度对技术进行早期评估。建议构建国家级本土化新兴卫生技术水平扫描系统,加强国际合作网络建设,促进国际机构间合作交流,公开报告,确保新兴技术各维度信息可追溯,为新兴卫生技术的准入和推广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角膜内皮细胞的 影响。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就 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且药物保守治疗及前房穿刺不能稳定控制眼压患者41例(55眼),眼压 (47.3±4.8)mmHg(1 mmHg=0.133 kPa),同时伴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所有患者行白内障摘除联合 人工晶状体植入及房角分离术。术前及术后3个月内行常规眼科检查,并获取角膜内皮相关指标, 包括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CD)、中央角膜厚度(CCT)及变异系数(CV)等。手术前后各指标差值比 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术后第1天眼压为(16.7±3.7)mmHg,其中4眼 眼压仍高([ 24.9±2.2)mmHg]需药物控制,其余患眼眼压在正常范围内;术后3个月眼压为(15.7±3.1) mmHg,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48, P<0.001)。术后ECD[(1 023±344)个/mm2]明显 较术前 [(2 062±300)个/mm2]下降(t=-22.75, P<0.001)。术后CV(33.5%±6.8%)明显较术前CV (22.7%±2.6%)增大(t=13.62, P<0.001)。手术前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明显改善(Z=-4.94, P<0.001)。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或术后并发症。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状态下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 工晶状体植入可快速有效控制眼压,但角膜内皮细胞损伤明显。  相似文献   
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临床以腹痛、腹泻及脓血黏液便为主要症状。中医通过内治法、外治法和其他疗法治疗本病具有一定的特色与优势,且具有疗效确切、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等特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黄石地区多中心妇产科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石地区5家综合性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05例,分别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和植物神经调节药物联合镇静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88.6%,B组为81.0%,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安静时皮肤电位电压和冷刺激的皮肤电位电压均明显较B组低,上肢和下肢潜伏期均较B组低,VMA颔联和cAMP含量均较B组高,心电图R-R间期的标准差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植物神经失调采用激素替代疗法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旨在探讨正畸干预对最大牙尖交错位(MIC)-正中关系位(CR)髁突位移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16~45岁门诊正畸患者31例,其中非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组16例(NTMD组),TMD组15例,在正畸干预前后分别取MIC与CR位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正畸干预前后正中牙合位与正中关系位的髁突位置差异.结果 正畸干预前TMD组与NTMD组MIC-CR之间髁突位移(MCD)量存在差异,正畸干预后两组MIC-CR位移量减小,TMD组较为显著,且多为有利变化,TMD组正畸干预前后MIC-CR髁突位移量与TMD症状自评量表得分呈相关性.结论 正畸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的髁突位置产生影响,对于TMD患者尤甚.因此,正畸医生要认识并注意到错牙合畸形对TMD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并正确认识MCD在诊断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进行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妊娠合并梅毒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60),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进行调查,并分别采用SCL-90和CSQ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应对方式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干预,SCL-90量表各因子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应对解决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应对自责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多有自卑、焦虑、侥幸等不良情绪,给予其积极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不良情绪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