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常发生于车祸、体育运动,是膝关节内侧主要的稳定结构,直接暴力作用于膝关节的外侧,以及膝关节外翻滑倒亦造成膝关节内侧结构的损伤,严重者可以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或半月板损伤。治疗方法不当,可导致膝关节不稳及继发创伤性关节炎。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断裂损伤应进行手术治疗,现已取得共识,但手术方法报道较多,且都必须进行石膏固定,  相似文献   
2.
射频汽化仪(ArthroCare System2000型)是20世纪末最新推出的一种关节镜辅助器械.该仪器可在低温下行关节内组织的切割、汽化、修整、紧缩、止血等处理.……  相似文献   
3.
关节镜下运用4股腘绳肌腱同期重建前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关节镜下运用Intrafix和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4股腘绳肌腱,同期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评估其疗效。方法 ACL、PCL同时损伤的患者16例,关节镜下以自体4股胭绳肌腱作为重建移植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移植物股骨端,Intrafix钉鞘和可吸收锥形钉固定胫骨端,同期行ACL和PCL损伤重建术。7例行内侧副韧带修补,4例行外侧副韧带复合结构修复,2例行内外侧同时修复。所有患者按照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标准进行术前评估,均为D级。术前Lysholm评分为(36.5±3.7)分。结果 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终末随访时,IKDC总体评价:A级6例(38%),B级9例(56%),C级1例(6%),无D级患者。Lachman试验0~2mm8例;3~5mm6例;6~10mm2例(P〈0.05)。屈70°前后总位移0~2mm10例;3~5mm5例;6~10mm1例(P〈0.05)。屈70°后位移0~2mm12例;3~5mm4例(P〈0.05)。术后2个月Lysholm功能评分为(90.4±2.9)分,终末随访时为(93.4±3.5)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以自体4股胭绳肌腱作为移植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Intrafix钉鞘和可吸收锥形钉固定股骨胫骨端同期重建ACL和PCL损伤,有利于早期积极的功能康复,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骨折往往由较大暴力引起。由于大腿丰富肌肉的牵拉和强大的外力,使得骨折端很不稳定,绝大多数需要内固定治疗。但大腿肌肉、血运丰富,骨折位置较深,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时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可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及骨折愈合。我科2004年2-11月对11例股骨干骨折行膨胀髓内钉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邱斌松  夏冰  毕擎 《浙江医学》2010,32(6):858-860
目的 探讨镶嵌植骨法髋臼重建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38例(46髋)髋臼发育不良(CroweⅡ型22髋,Ⅲ型24髋)伴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自体股骨头镶嵌植骨法进行髋臼重建、全髋关节置换术,并与同期19例(25髋)采用自体股骨头加盖植骨法进行髋臼重建、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对照,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随访末的植骨块吸收情况和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均无假体松动,分别出现1例、5例植骨块部分吸收,两组植骨块吸收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末两组Harris评分分别为(86.6±8.2)、(84.5±9.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髋臼发育不良全髋置换术中应用镶嵌植骨法重建髋臼,植骨块不易被吸收,中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邱斌松  陈正形 《浙江医学》2004,26(10):754-755
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有其独特的优点:从单侧进入椎管而达到双侧椎体间融合,采用远外侧入路从而对神经牵拉少,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神经并发症等[1,2].我们于2002年12月~2003年6月应用TLIF技术治疗退行性椎间盘病变36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对患者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影响及疗效。方法 12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利伐沙班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n=70)术前12 h或术后24 h给予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40 mg,1 次·d-1,连续给药14 d。利伐沙班组(n=56)术后6~8 h给予利伐沙班口服,10 mg,1次·d-1,连续给药35 d。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比较2组的安全性指标以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肢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利伐沙班组增加了患者术后出血、切口感染、切口不愈合或延期愈合等不良事件的风险,与低分子肝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DVT方面,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的疗效相似,但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分子肝素,使用利伐沙班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藻酸盐敷料(alginate dressing)与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ous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mEGF)对难愈性创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 th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方法,选择经常规换药抗炎治疗1个月创面仍未愈合的18例患者,年龄18~61岁,平均36.4岁;男12例,女6例;足部11例,小腿3例,手4例。随机分成3组:藻酸盐敷料与mEGF联合治疗组(A组)、mEGF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6例。治疗7、14、21、28d后评价其创面愈合指数,7d和14d时行活组织检查常规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定bFGF表达阳性细胞数目。结果:A、B组创面愈合均明显,A组较B组突出(P<0.05)。病理学检查显示:A组创面修复细胞增殖明显,表皮增厚,上皮化活跃;B组虽也有类似改变,但不如A组显著。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显示:3组bFGF表达均有上调,但以A组最为显著(P<0.05)。结论:藻酸盐敷料与mEGF联合应用治疗难愈性创面,能协同两者优势,较单用mEGF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己酮可可碱(PTX)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采用日本大耳白兔腹主动脉夹闭法建立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8只)、B组(对照组,20只)、C组(夹闭血管前用药组,20只)、D组(再灌注即刻用药组,20只)。于再灌注后12 h、24 h、48 h、72 h检测血TNF-α活性、组织MPO活性、免疫组化法观察并检测PECAM-1及caspase-3表达、HE染色观察神经元并计数坏死神经元、TUNEL染色观察并计数凋亡神经元、电镜观察坏死及凋亡神经元形态改变,并于再灌注后48 h进行运动功能评分(改良Tarlov评分)。结果: 用药组(C组及D组)改良Tarlo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TNF-α、组织MPO含量、免疫组化PECAM-1及caspase-3表达强度均明显下降,HE及TUNEL染色切片中坏死细胞及凋亡细胞均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假手术组未见坏死及凋亡细胞。结论: 己酮可可碱在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能够发挥抑制神经元坏死及凋亡的双重脊髓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藻酸盐敷料(alginate dressing)与冻干鼠表皮生长因子(mEGF)对难愈性创面表皮干细胞(ESCs)增殖分化的影响,评价其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选择经常规换药抗炎治疗1个月仍未愈合创面18例。随机分成3组:藻酸盐凝胶与mEGF联合治疗组(A组)、mEGF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组(C组),每组6例。治疗后7、14、21、28 d评价其创面愈合指数,7 d和14 d时取组织活检做常规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SP法评定角蛋白10(CK10)和角蛋白15(CK15)表达阳性细胞数目。结果: A组和B组均能明显促进创面愈合,其中以A组疗效更加突出(P<0.05);A组创面修复细胞增殖明显,表皮增厚,上皮化活跃,B组虽也有类似改变但不如A组显著;A组和B组ESCs明显增多,增大,分层。上皮脚增多,呈多角状,以A组尤其明显,C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藻酸盐凝胶与mEGF联合应用治疗难愈性创面,能更好地促进ESCs的增殖分化,较单用mEGF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