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目的:改进经典的兔VX2肝癌模型瘤组织接种法,比较改良的瘤组织接种法与经典方法的差异. 方法:将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经典的瘤组织块接种法(A组)及改良的瘤组织注射接种法(B组).于接种后第8、15、22、29d进行螺旋CT扫描,观察CT表现、计算肿瘤大小,最后予病理确认. 结果:A组和B组的接种时间分别为(9.47±2.85)min和(5.85±1.6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2组的成功率分别为53.3%和8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9).2组肿瘤生长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结论:改良的瘤组织块接种法操作简便,成瘤率高,优于经典的瘤组织块直接接种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罕见的肺淋巴管肌瘤病(PLAM)的高分辨率CT(HRCT)变化,提高对PLAM的认识. 方法: 回顾分析3例经病理证实的PLAM患者胸部HRCT改变. 结果: 3例患者胸部HRCT表现为两肺多发、均匀分布的薄壁囊状影,直径数毫米至3cm,囊壁厚约1mm,囊状影无区域分布差异.其中1例患者右侧液气胸,1例右侧气胸. 结论: HRCT对PLAM的显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肝脏血流阻断联合射频后消融灶的变化及其对兔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兔VX2肝肿瘤接种成功后分为两组:单独射频组、射频联合肝脏血流阻断组(联合射频组).射频采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参数设定为30 W、8 min);联合射频组肝脏血流阻断采用Pringle法.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检测血清ALT、AST、AKP、GGT;观察两组动物的并发症;1wk后处死实验动物,比较两组射频消融灶的大小及体积.结果:与单独射频组比较,联合射频组消融灶的体积和垂直径显著增大,且有统计学意义,平行径虽有所增大,但无统计学差异.与单独射频组比较,联合射频组动物术后1、3、7 d的血清ALT、GGT显著升高( P<0.05),联合射频组术后的血清GGT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两组之间AST、AKP在术后各时间点没有明显差异.联合射频组1例发生胆漏,1例因出血于术后第1天死亡,1例因肝功能衰竭于术后第4天死亡.结论:射频联合肝动脉门静脉双重血流阻断可增大射频的毁损灶体积,但对兔肝脏损伤较严重,临床应用应持谨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