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邱君凤  王毅  黄长武 《重庆医学》2002,31(4):319-320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 (FluorescencequantitativePCR ,FQ PCR)检测HBV DNA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 采用FQ PCR、斑点杂交分别检测由ELISA定性的 2 0 3份血清样品 (大三阳、小三阳、乙肝疫苗免疫者、健康人 )。结果 FQ PCR和斑点杂交阳性检出率分别是 96 4 9%、2 8 2 4 % (大三阳 ) ,85 96 %、5 88% (小三阳 ) ,P <0 0 5 ;斑点杂交阴性血清FQ PCR定量高达4 7× 10 5COPY/ml。结论 FQ PCR检测HBV DNA灵敏、可靠 ,优于斑点杂交法  相似文献   
2.
邱君凤  刘丁 《重庆医学》2006,35(24):2213-2214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的致病菌群及药敏情况。方法对6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疲标本培养分离出的97株致病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革兰阳性菌占8.2%。革兰阴性菌占69.1%,分别列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5.8%)、鲍曼不动杆菌(12.4%)、嗜麦芽假单胞菌(9.3%)。药敏结果表明:所有革兰阴性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结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非发酵菌、真菌检出率较高。为避免耐药率的升高,临床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大肠埃希菌近三年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及耐药趋势,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对我院2004年1月~2006年7月临床分离的616株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奥格门叮、复方磺胺、环丙沙星耐药率大于60%,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新耐药率在50%左右,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小于20%,亚胺培南无耐药菌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率2004~2006年分别为27.96%、32.68%、35.12%.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及青霉素类/克拉维酸、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第一代头孢、第二代头孢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青霉素类/他唑巴坦、第四代头孢、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呋喃类耐药率较低,临床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耐药率也较低,由于易诱导ESBLs应慎用;大肠埃希菌产ESBLs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君凤  李兴禄  孔春欢 《重庆医学》2004,33(8):1161-1162
目的评价Sy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性能.方法用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F-82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临床血液标本,同时手工法血膜涂片分类对照.结果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质控物WBC、RBC、HGB、PLT结果与靶值分别是7.2、7.0;4.42、4.42;131、130;209、211.分类计数以手工法为标准,两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r均>0.95,但单核细胞r为0.377;网织红细胞计数P>0.05.线性:r>0.98;重复性:CV<5%;互染率:均<1%;与F-820作对比分析:r>0.93.结论 Syex 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准确性、线性及重复性均良好,计数结果准确可靠,分类异常标本必须做涂片镜检核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的具体方法。方法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果在本院40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检测出了两种VDR基因型,即bb型和Bb型。结论利用PCR—RFLP技术对VDR基因进行分型,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宜普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XT-2999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 用XT-20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正常及异常血标本中网织红细胞的重复性、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稳定性,并与手工血膜涂片分类法对照。结果 重复性:除日内精密度的高荧光网织红细胞CV(15.15%~18.14%)较大外,其他各项指标的CV均〈8%;线性:r〉0.999;稳定性:在4℃48h内网织红细胞百分比CV为1%;携带污染率为0.30%;与手工法作对比分析,P〉0.05。结论 XT-2000i全自动缸细胞分析仪测定网织红细胞的重复性较好,线性范围能满足临床需要,携带污染率较低,稳定性较好,与手工法测定比较两者的相关性较好,能取代手工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维生素 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的具体方法。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果 在本院40例骨质疏松患者中检测出了两种VDR基因型,即 bb型和 Bb型。结论 利用PCR RFLP技术对VDR基因进行分型,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适宜普及。  相似文献   
8.
变形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君凤  黄长武 《重庆医学》2003,32(12):1644-1645
目的 了解变形杆菌的耐药特征及耐药机制。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变形杆菌作常规药敏,并用头孢他啶和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和头孢噻肟/克拉维酸以及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和头孢菌素酶(AmpC酶)进行筛选,用“WHONET5”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青霉素G100%,氨苄西林25%,哌拉西林2.5%,头孢唑啉15%,头孢呋辛15%,头孢噻肟0%,头孢曲松0%,头孢吡肟0%,氨曲南0%,头孢西丁0%,亚胺培南0%,庆大霉素20%,阿米卡星0%,环丙沙星15%,复方新诺明47.5%,呋喃妥因87.5%。结论 青霉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对变形杆茵耐药率高以外,其它β—内酰胺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对其显示较强的抗菌活性,临床经验可选用。  相似文献   
9.
表皮葡萄球菌黏附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表达产物PIA的阳性率及其与黏附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对ica操纵子中icaA基因进行扩增并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采用刚果红琼脂检测基因产物PIA;采用输液器管壁黏附表皮葡萄球菌量评价其对输液器管壁的黏附能力。结果表皮葡萄球菌ica操纵子中icaA基因检出率为51.5%,PIA检出率为50.0%;PIA阳性、阴性两组菌落计数均值分别为4.94×105CFU/ml、1.40×105CF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检测表皮葡萄球菌icaA方法简便易行,能可靠地反映其PIA的表达情况;PIA阳性、阴性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兴禄  邱君凤 《重庆医学》2002,31(12):1171-117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通过对101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两对半”、HBV-DNA和前S1蛋白的检测分析。结果:101你HBsAg阳性与HBV-DNA同时阳性的血清,Presl检出率为94.1%,HbeAg/Ab的阳性率分别为58.4%和30.7%;78例preS1Ab阳性血清中,抗HBs阳性率为47.4%,抗Hbe阳性率为28.2%。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前S1蛋白表达主要在HBV DNA复制期,可以作为HbeAg和HBVDNA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