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邬怡怡  史久煜  李小平  JiandeDZChen 《浙江医学》2018,40(12):1343-1346,1350
目的比较自适应式生物反馈与固定式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OOC)的疗效。方法纳入OOC患者120例,按患者来院就诊次序分成两组,其中奇数序列患者编入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偶数序列患者编入固定式生物反馈组,每组各60例。因失访及中途退出32例,最终88例OOC患者进入研究,其中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48例,固定式生物反馈组40例。完成8周的生物反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肛直肠功能(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肛管静息压、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矛盾性收缩和模拟排便时肛管松弛)、便秘临床症状积分、临床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肛直肠功能和便秘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自适应式生物反馈组患者较固定式生物反馈组患者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增加,矛盾性收缩减少,便秘临床症状积分减少,临床总有效率和总满意率上升(均P<0.05)。治疗后同组患者直肠肛门抑制反射阈、矛盾性收缩和便秘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模拟排便时直肠肛管压力梯度和肛管松弛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适应式生物反馈治疗OOC疗效优于固定式生物反馈。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0岁,因"腹胀伴腹围进行性增大20 d"入院.患者20 d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上腹部不适,以腹胀为主,同时自觉腹围进行性增大,尿量减少,曾在当地医院住院5 d,行腹水诊断性穿刺,为淡血性腹水,李凡他试验可疑阳性,细胞计数620个/μl,间皮细胞0.36,淋巴细胞0.64,总蛋白44.1 g/L,乳酸脱氢酶(LDH)872 U/L,腺苷脱氨酶(ADA)25 U/L,CA125>1000×103U/L,涂片未检得抗酸杆菌;B超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中~大量腹水;胃镜及活检病理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结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予利尿等对症处理(具体不详)后腹胀稍缓解,但腹围进行性增大.自患病来,患者体重减少约1 kg.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消瘦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颈静脉无怒张,心肺听诊无殊,  相似文献   
3.
报告一例波及脊椎的肺炎链球菌脓毒血症临床资料,该病少见,易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注射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AHI)后肝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HI组、CUR组、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3-MA+CUR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LPS及D-GalN制造急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在肝损模型建立后12 h检测各组大鼠肝功能,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HI组大鼠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加重,血清TNF-α含量增加(P<0.01),自噬体数量增多,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表达均升高(P<0.01);与AHI组相比,姜黄素组大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明显改善,血清TNF-α含量明显减少(P<0.01),自噬体明显增多,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而与姜黄素组相比,3-MA组及3-MA+CUR组的血清ALT和AST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损伤加重,血清TNF-α含量增加(P<0.01),自噬体明显减少,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 1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激活肝细胞自噬从而减轻LPS/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5.
谢一潋  邬怡怡  吴洲笑 《浙江医学》2023,45(14):1467-1473,1478
目的 基于线粒体自噬-核酸结合寡聚结构域样受体家族3(NLRP3)炎症小体通路研究姜黄素对急性肝损伤的可能保护机制,为其用于急性肝损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肝损伤组、姜黄素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和姜黄素+3MA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腹腔注射脂多糖(LPS)/D-氨基半乳糖(D-GalN)建立肝脏损伤模型,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建模前5天,姜黄素组和姜黄素+3MA组大鼠按5 mL/kg灌饲姜黄素药液,1次/d;对照组、肝损伤组和3MA组灌饲5 mL/kg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建模前2 h,3MA组和姜黄素+3MA组大鼠腹腔注射3.35 mL/kg的3MA,其余各组腹腔注射3.35 mL/kg的二甲基亚砜。造模后12 h,颈椎脱臼法处死大鼠并收取血液和肝脏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肝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采用ATP试剂盒检测肝细胞线粒体ATP的水平,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线粒体形态和自噬小体,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IL-1β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