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7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肠炎和腹泻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报告,在一些食物中毒患者中亦曾检出本菌。空肠弯曲菌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肾炎、或“反应性”关节炎等肠道外感染症。已知本菌广泛分布于禽畜的肠道,最近已作为人畜共患病原菌而引起注意。目前认为该菌是重要的腹泻病原菌之一。因本菌  相似文献   
3.
空肠弯曲菌(下称弯曲菌),七十年代从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分出,随后采用较高选择性培养基,提高了本菌分离率,国内外有较多报道,为了了解广州地区弯曲菌与腹泻病因关系,我们在广州地区家庭分群饲养正常鸡粪、3岁以下托儿所健康儿童、和儿童医院腹泻门诊3岁以下患儿粪便中共分出20株弯曲菌,经形态、培养、生化特性等鉴定,符合空肠弯曲菌特性。同时作其他肠道致病菌分离,只分出一株沙门氏菌,从而说明弯曲菌是广州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导64株人源空肠弯曲菌与40株鸡源空肠弯曲菌对人胚肠上皮细胞和小鸡肠上皮细胞粘附试验结果,证明两种细胞都可做粘附试验的研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人株与鸡株对人胚肠上皮细胞的粘附率,则人株显著高于鸡株,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空肠弯曲菌存在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差别,与上海医大卫生微生物教研室报告结果相似,这对研究空肠弯曲菌的流行病学,疾病防治有重要价值。本试验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可靠的优点,目前国内未见报告。  相似文献   
5.
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当前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跟上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形势,就必须对所承担的课程本着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进行有成效的改革。教育的目的不应局限于使受教育者获得一定数量的知识,更重要的应把重点放在开发与培养学生智能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不但能承担眼前的工作,而且适应长远的发展。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终身受用。为此,我们除了做好第一课堂的讲课、实验、考试等工作外,从1982年起从低年级大学生中组织了四届的“第二课堂”读  相似文献   
6.
7.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急性腹泻的病原菌之一,其致病作用与其粘附作用、侵袭力及毒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空肠弯曲菌引起的腹泻多采用抗生素药物,但由于耐药株的不断产生,效果常不理想,因此,有必要开辟新的药物治疗途径,故我们采用十种中草药对空肠弯曲菌的粘附抑制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并用D~+……甘露糖、抗弯曲菌抗血清进行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广州地区鸡来源和腹泻病人来源空腹弯曲菌之间的关系,以及其抗原性情况,我们制备了十株空肠弯曲菌免疫血清,用间接血凝试验法对16株空肠弯曲菌可溶性抗原进行了交叉凝集试验。本结果表明,不同来源菌株有明显特异性,菌株间交叉反应较弱,广州地区人或鸡来源菌株的抗原性与 Lior's 2074株有低度交叉(1:40~1:80),人来源菌株免疫血清与鸡来源菌株间亦有低度交叉。  相似文献   
9.
1982年12月至1983年3月在广州地区分别在家庭喂养鸡及托儿所3岁以下正常儿童和儿童医院腹泻门诊患儿粪便中首次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分离率鸡为29.7%,正常儿童和患儿分别为7.98%和18.7%。根据形态染色、菌落特点、动力、生化反应及有关耐受性试验,确定为空肠弯曲菌。并对分离方法和培养条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州地区空肠弯曲菌感染情况和健康人群抗体滴度的临界值,我们于1984年5月—10月用间接血凝试验法检测276份各类人群血清。实验结果:健康人群抗体滴度的临界值为1:42.7,若病人血清≥1:80有临床意义。本次检查活鸡中空肠弯曲菌检出率为69.4%,熟鸡为1%。检查广州不同人群鸡来源空肠弯曲菌抗体检出率较高,由12.2—45.6%,尤其腹泻患儿和抗 O 血清中空肠弯曲菌抗体检出率分别为45.6%和44%,与健康人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说明鸡来源空肠弯曲菌感染普遍,可能与广州人爱吃白切鸡(未熟透)有关。在抗 O 血清和肝功试验血清检查中,空肠弯曲菌抗体滴度>1:80者分别为14%和7.5%,因此要注意误诊及漏诊问题。本次从腹泻患儿粪便检出空肠弯曲菌者为6/57占10.5%,而腹泻患儿检查空肠弯曲菌抗体滴度>1:80者为5/46占10.8%,说明抗体检查与细菌分离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