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省三市县登革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了解海南经过两个型别DGV2(登革2型病毒)、与DGV3(登革3型病毒)引起的登革热流行之后,人群中抗体状况,探讨人群对登革病毒的免疫屏障。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相关抗体,阳性抗体用同样方法检测乙脑抗体,排除交叉免疫的可能性。结果 从流行区275份标本中,查获DGV3抗体31份,占11.27%;检获DGV2抗体53份,占19.27%,从非流行区的54份标本中,检获DGV3抗体4份,占7.40%,检获DGV2抗体3份,占3.70%。未检获DGV1与DGV2抗体。结论 DGV3流行后17~20年,DCV2流行后8~10年,人群中仍可查获相应抗体;所有人群未查获DGV1与DCV4抗体。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吸毒人群HIV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摸清海南省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相关行为的信息,为针对这组人群开展艾滋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筛查的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全省强制戒毒所的4243名戒毒人员进行HIV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在4243名戒毒者中,检出35名HIV抗体阳性者,平均检出率为0.82%。35名阳性者分布在东方(6.45%)、乐东(4.29%)、儋州(3.03%)、三亚(2.30%)等6个市县;有注射毒品行为者占50.3%~82.9%。感染的主要原因是通过共用针具静脉注射毒品引起,共用针具率14.2%~24.9%。结论海南省吸毒人员HIV总体上虽处于低流行水平,但是在东方、乐东、儋州、三亚等市县存在着局部流行现象,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依然存在,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海南省近3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初筛阳性标本的复检及确认情况,促进实验室网络检测能力提高.方法 对海南省2004~2006年3年艾滋病筛查实验室初筛阳性送检样本及本室初筛阳性的428份样本进行复检与确认,并对其检测结果分析比较.结果 经本室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复检,由各筛查实验室送检的428份中,有85份HIV抗体阴性(85/414,20.5%),其中2004年21份(占当年21.4%)、2005年44份(占当年26.2%)、2006年20份(占当年13.5%);两种E1.1.qA或一种ELISA和一种快速法(雅培硒标或富士PA)均为阳性的240份,一种ELISA或一种快速法为阳性的103份,经WB试验确认277份为HIV-1抗体阳性(80.8%),13例阴性(3.8%),53例不确定(15.4%).13例阴性样本中,ELISA法检测假阳性10例,快速法3例.两种ELISA或一种ELISA和一种快速法双阳性与WB的阳性符合率为93.3%.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消除引起初筛试验假阳性结果因素.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自80年发生Ⅲ型登革病毒引起的登革热爆发流行后,85年又发生Ⅱ型登革病毒导致的登革热流行。据统计因登革热住院病人中76.14%为登革出血热,明显高于1980年。Halstead 认为黄病毒属病毒的非中和性抗体能提高登革病毒在单核细胞中的复制。受染的单核细胞产生血管渗透因子并激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HIV-1基因亚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海南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基因亚型,监测HIV毒株的流行状况.方法 从88份HIV-1抗体阳性的血浆中提取RNA,逆转录后采用PCR法扩增HIV-1基因序列中的env及pol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经比对分析而确定基因亚型.构建最大似然(ML)进化树,分析感染者间的传播链.结果 88份样品中,有83份样品被扩增出HIV-1的env及pol基因片段;共发现6种HIV-1亚型和重组型,其中CRF01-AE亚型70份,B'亚型8份,C亚型2份,B亚型和CRF08-BC、CRF01-AE/B'重组亚型各1份.在ML进化树上83份样品分成4个传播群(66/83)和非传播群(17/83),其中传播群1最庞大(59/83).结论 海南省HIV/AIDS的HIV-1基因亚型至少有6种,其中CRF01-AE为主要亚型,占84.33%(70/83),主要分布在静脉吸毒者及其性伴侣之间,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群.其次为B'亚型(9.6%).另外的4种亚型(6%)仅见单个病例.提示海南省静脉吸毒为主要的感染途径(67.5%);经性接触传播的亚型种类复杂多样,包括本次检出的全部亚型和重组株.  相似文献   
6.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是布尼亚病毒科内罗病毒属中的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人类自然疫源性疾病。在我国以节肢动物亚洲璃眼蜱作为主要传播媒介。该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血性休克,病死率高。但也有轻型病例,发病多见于青壮年,对进入疫源地的人群威胁很大。本病主要分布在半森林、半草原或半荒漠地带。1944年首先发现于俄国克里米亚地区,1956年发现于刚果,1965年发现于我国新疆巴楚地区。我国云南西双版纳亦存在XHF自然疫源地。根据我省自然景观特征,对6县市牛血清进行了CCHF病毒IgG抗体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黎族妇女STD/HIV感染状况及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黎族妇女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以及相关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在昌江、白沙两县按方便样本抽样,对调查对象做问卷调查,采集阴道分泌物与静脉血等标本,做艾滋病病毒(HIV)抗体、衣原体、淋球菌、阴道滴虫、梅毒RPR等5项检测。结果两县黎族妇女能正确回答HIV三种传播途径的占35.6%,发生性行为时从来没有使用过安全套的有44.6%;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渠道是通过电视。梅毒的感染率为5.5%,衣原体的感染率为5.8%,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率为2.0%。结论海南省黎族妇女中各种性病的感染水平高于当地汉族妇女。原因是流动进城打工,安全套使用率低,防范意识低,提示一旦有HIV传入,极有可能酿成流行。  相似文献   
8.
我区过去向有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流行,但对其病原及虫媒尚未进行过有效的监测,1983年9月在白沙县对常见蚊类进行了一次分离病毒的研究。结果从三带喙库蚊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报告海南省从本土2~3月龄羊羔血清中检出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CHF)病毒IgG抗体,阳性率1.08%(2/186);人和其它动物未检出阳性。表明海南省低山丘陵地带的澄迈县永发镇、儋州市峨蔓乡存在着CCHF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0.
从海南岛的蚊体中分离得登革热Ⅱ型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0月初於海南岛登革热流行区急性期患者蚊帐内捕得3种蚊子共65只,分9批接种C6/36白纹伊蚊细胞,共分离得6珠病毒,经鉴定为2型登革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