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后术肢制动的有效性及舒适度.方法 施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患者986例为观察组,术后术肢使用自制的制动护具进行制动;与561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传统的制动方法 制动,比较两种方法 的制动效果及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的制动有效性为99.29%,患者的舒适度为98.07%,方便性为98.34%,满意率为99.49%,均高于对照组的93.23%、75.76%、95.54%及72.19%(P均<0.01).结论 自制制动护具能提高心脏介入手术后术肢制动的有效性、使用时的舒适性、方便性及患者满意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2.
邓锐颖  潘宁萍 《微创医学》2012,7(2):211-213
心血管疾病是一种慢性身心性疾病,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各种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手段[1],它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造影、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射频消融术、起搏器安置术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等,而心脏介入治疗的复杂性及危险性,增加了各环节的护理风险,护理风险是指医院内病人在护理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3]。因此在术后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做好护理风险管理,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保证患者安全转运是提高心脏介入治疗患者最终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或糜烂导致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被认为是大多数ACS发病的主要病理基础。ACS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的危重形式,  相似文献   
4.
邓锐颖 《内科》2009,4(6):986-987
目前,低分子肝素钙已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与普通肝素相比其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安全性高,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及预防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再狭窄的常规药物之一,疗效肯定.副作用少。但如用药方法不当,仍可致注射部位出血等不良现象发生。本文就低分子肝素钙注射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问题和对策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护理工作为医疗结构日常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提升其治疗期间身心舒适度的重要举措。将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次重点介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在简要介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的基础上,总结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一体化工作中、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旨在为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经验,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邓锐颖  韦静  祁水林 《安徽医学》2022,43(7):800-804
目的 探讨回忆疗法对老年心肌梗死(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和心脏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PCI术且术后伴抑郁的115例的老年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57例(n=5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回忆疗法干预,干预6周后随访,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老年认知功能量表(SECF)评分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I-74)评分,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6 min步行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ECF、GQOLI-74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距离和LV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PCI术后伴抑郁症的老年MI患者,回忆疗法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增加其对疾病的认知度,还有利于促进心脏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邓锐颖 《内科》2008,3(6):955-956
近年来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比例越来越高川。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知识缺乏,对治疗的依从性差,致常有错服、漏服药物现象,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影响老年病人安全服用心血管药物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老年病人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