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2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感染情况,分析CT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由医护人员组成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队,为目标人群提供性病防治知识讲座、问卷调查,发放健康处方和安全套,采集生殖道拭子用于萘瑟氏淋球菌(GC)、CT、解脲/人型支原体(UU/MH)等的常规检测.结果 共问卷调查788人,对715人采集了宫颈拭子.CT总感染率为10.5%(75/715),其中流动人口育龄妇女、妇科门诊就诊者、暗娼的CT感染率分别为6.4%(15/234),11.1%(31/279),14.4%(29/202),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合并GC、UU/MH、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粘液脓性宫颈炎(MPC)感染者分别为5.3%、57.3%、36.0%、32.0%.暗娼中CT合并GC、HSV-2、MPC感染者分别为10.3%、51.7%、27.6%.CT感染与20岁以前发生性行为、未婚、配偶从事商业服务业、中重度宫颈炎以及每周性生活频率超过3次等5个因素有关.固定人群因素后发现,首次性生活年龄越早、口服避孕药为危险因素.结论 性工作者是性病行为干预的重点,减少性生活频率,加强青少年禁欲宣传有助于减少CT感染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区组随机化、开放、左氧氟沙星对照和非对照试验设计。试验组(包括对照与非对照病例)均用莫西沙星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20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均为7~14d。结果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治疗结束后第7天,总的莫西沙星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33.3%和81.9%,其中对照病例和非对照病例分别为38.7%、87.1%和34.1%、78.0%;左氧氟沙星为43,3%和86,7%。细菌清除率:治疗结束后第7天,总的莫西沙星、对照组及非对照组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均为100%。安全性评价:莫西沙星及左氧氟沙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9%和18.8%。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莫西沙星注射剂治疗敏感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广州地区不同人群女性性传播感染(STI)的流行现状。方法由调查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集血液进行HIV、RPR/TPPA、HSV-2抗体检测,采集白带涂片检测白念珠菌、阴道加特纳菌、阴道毛滴虫;宫颈拭子培养萘瑟氏淋病双球菌(GC)、沙眼衣原体(CT)、脲原体(UU)。结果共调查788例不同人群组的女性。流动女工STI总体感染率为41.6%,位居前3位的病原体感染分别为UU(25.1%)、HSV-2(14.9%)、CT(6.2%);妇科门诊人群总体STI感染率为71.1%,位居前3位分别为UU(41.5%)、HSV-2(18.7%)、CT(11.1%);暗娼STI总体感染率为90.1%,前3位感染分别为UU(74.6%)、HSV-2(47.5%)、阴道白念珠菌(17.8%),其它依次为加特纳菌(14.9%)、TP(14.9%)、CT(14.4%)。除了门诊组及暗娼组分别发现1例HIV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不同组间STI感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广州地区3组女性人群中,位居前2位的STI感染率分别为UU(25.1%~74.6%)、HSV-2(14.9%~47.5%),CT感染率为6.2%~14.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檀芪是否影响不同波长紫外线照射后HaCaT细胞内Nrf2与Bach1的平衡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紫檀芪(0、2.44、4.88、9.75、19.5、39、78、156μmol/L)处理HaCaT细胞后,采用MTS法检测不同浓度紫檀芪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适宜的浓度进行后续实验;Western-blot检测紫檀芪对Nrf2和Bach1表达的调控;紫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蛋白羰基含量;TBA法检测细胞内MDA含量。结果:MTS结果显示,当紫檀芪浓度为4.88μmol/L时对细胞增殖无影响;Western-blot结果显示UVA可引起Nrf2胞质蛋白减少(q=5.64,P0.05),胞核蛋白增多(q=16.38,P0.01),UVB不引起Nrf2胞质蛋白减少(q=1.86,P0.05),可引起胞核蛋白的含量升高(q=17.24,P0.01),添加紫檀芪再进行UVA/UVB照射,Nrf2胞质蛋白明显减少(q_(UVA)=8.27,qUVB=6.90,P0.05),胞核蛋白明显增加(q_(UVA)=17.07,qUVB=36.30,P0.01)。同时,UVA、UVB均可引起Bach1胞质蛋白增多(q_(UVA)=34.81,qUVB=29.25,P0.01),胞核蛋白减少(q_(UVA)=27.48,qUVB=20.68,P0.01),添加紫檀芪再进行UVA/UVB照射,Bach1胞质蛋白明显增多(q_(UVA)=66.48,qUVB=210.20,P0.01),胞核蛋白明显减少(q_(UVA)=88.52,qUVB=22.25,P0.01)。紫外比色法结果显示,与UVA组相比,UVA+紫檀芪组蛋白羰基的含量显著减少(q=10.44,P0.01);与UVB组相比,UVB+紫檀芪组蛋白羰基的含量显著减少(q=7.03,P0.01)。TBA法结果显示,与UVA组相比,UVA+紫檀芪组MDA的含量显著减少(q=11.22,P0.01);与UVB组相比,UVB+紫檀芪组MDA的含量显著减少(q=17.49,P0.01)。结论:紫檀芪通过影响核内Nrf2与Bach1的平衡关系发挥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姜黄素对UVA、UVB急性损伤的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UVA、UVB照射建立HaCaT细胞急性光损伤模型。姜黄素与HaCaT细胞共培养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确定无毒性姜黄素浓度。通过MTT法、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添加姜黄素前后,UVA、UVB照射引起的HaCaT细胞损伤情况及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变化。结果姜黄素浓度在5μmol/L以下时,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不受影响。添加姜黄素前,UVA照射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P0.05),ROS增高67.9%;UVB照射引起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增加(P0.05),ROS增高67.2%。添加姜黄素后,UVA、UVB组细胞损伤均减轻(P0.05),ROS水平升幅均下降,呈浓度依赖型。结论对于不同波长的紫外线诱导损伤的HaCaT细胞,姜黄素均可降低急性光损伤引起ROS水平升幅,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其保护强度无差异,并且呈浓度依耐性。  相似文献   
6.
106例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8年12月~2003年12月发生医院感染的106例重型肝炎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0.61%,重型肝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64.15%。感染部位以腹腔、下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抗生素使用种类多、合并其他并发症。结论重型肝炎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症肝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211例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并利用非条件Logsitic回归模型对资料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患者的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肝损害药物史、病前过度劳累、合并其它疾病及其它感染5个因素是重症肝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积极避免上述情况,是防止重症肝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麦芽糖注射液对各种疾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水平的影响,并与葡萄糖注射液对比.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共入选患者57例,试验组(n=27)静脉输注10%麦芽糖注射液500mL·d-1,对照组(n=30)静脉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d-1,疗程皆为3d.测定患者每天给药前,给药结束后即刻,给药结束后2h的血糖和血胰岛素水平.并于试验前24h和试验结束后1d进行实验室检查.结果:试验组血糖和血胰岛素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前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尿酸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变化.结论:在50g·d-1剂量时麦芽糖注射液对血糖和血胰岛素的影响小于葡萄糖注射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某教学医院1996年4月至2000年3月发生医院感染的63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1:2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4.52%,糖尿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病死率为9.52%。感染部位以肺部和泌尿道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种类多、合并糖尿并发症。结论:糖尿病患者的医院感染率高,为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性病艾滋病高危人群干预前后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性行为状况,评价性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广州市不同区域娱乐场所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同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人群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64.7%上升至77.5%,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率由70.1%上升至88.0%;安全性行为中4项指标干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由52.9%上升至75.8%。干预前后求医行为中“自己到药店买药”比例由14.7%下降至6.6%,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本市目前对娱乐场所高危人群相关知识和性行为实施的综合干预措施是可行和有效的。但求医行为改变的不明显,应该加强相关行为的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