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检验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特殊.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尿液、痰液等各种未知病原性标本,它们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螺旋体在内的各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为了避免实验室及检验人员感染的发生.有效地预防实验室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因此,提高认识.重视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urvivin基因及P选择素的表达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对38例肺癌和相应的癌旁组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survivin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P选择素表达。结果:38例肺癌组织中有24例(63.16%)survivin表达阳性,而38例癌旁组织均无survivin基因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TNM分期Ⅲ期病例中有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率94.44%(17/18)高于Ⅰ期十Ⅱ期病例的35%(7/2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P选择素的表达与survivin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基因及P选择素的表达可能在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溶血标本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中对乙型肝炎两对半(HBVM)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用80例健康人(HBVM均为阴性)的血液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溶血,用ELISA一步法和二步法同时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抗-HBe),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观察来分析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干扰程度。结果当溶血程度大于或等于10g/L时,ELISA一步法40%以上的标本0D值均大于临界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二步法仅为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溶血程度大于或等于10g/L对ELISA一步法检测HBVM的结果有干扰,可造成临界假阳性;ELISA二步法干扰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受血者梅毒感染状况及合理选择实验方法。方法同时用非特异性类脂质抗原试验(RPR)检测血清中反应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结果2150例受血者RPR法检出梅毒阳性78例,占总数的3.63%,78例阳性者用ELISA检测72例阳性,占总数的3.34%,胶体金法检测出74例阳性,占3.44%。结论RPR阳性率较高,但存在一定的生物学假阳性占0.28%,虽操作简便,但只能作为筛查,必须用ELISA确认。  相似文献   
5.
加强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检验人员所处工作环境特殊,长期接触具有生物危险性的血液、尿液、痰液等各种未知病原性标本,它们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毒、梅毒等螺旋体在内的各种病原体的传播载体,为了避免实验室及检验人员感染的发生,有效地预防实验室内医源性感染的发生.因此,提高认识,重视检验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细菌性感染及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WBC数量,用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ABX Pentra60全自动血球仪分别测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实验室检验中抗凝剂的选择和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疗机构临床实验管理办法》的颁布和实施,对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临床实验室检验是疾病诊治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对各种离体成分的检测为临床医生提供全面、准确的机体状态信息。如何正确合理选择血液标本类别,如何准确规范使用抗凝剂,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使待测的血液成分尽可能接近机体状态,从而更准确地反映机体信息。因此,抗凝剂的使用关系到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Fas配体(sFasL)和可溶性Fas受体(sFas)与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3例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Ⅱ-Ⅳ级,NYHA)血清sFasL和sFas浓度,并与18例心功能Ⅰ级(NYHA)组比较.结果:CHF与心功能Ⅰ级组间sFasL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231.50±84.50(心功能Ⅱ级216.50±96.00,Ⅲ级226.80±85.70,Ⅳ级244.00±73.00)vs.217.50±89.00pg/ml,P>0.05].而CHF组血清sFas浓度显著高于心功能Ⅰ级组[1353.30±507.71(心功能Ⅱ级1154.85±371.20,Ⅲ级1412.88±493.62,Ⅳ级1875.67±806.10)vs.983.11±461.26pg/mll,P<0.05].结论:血清sFasL与CHF无相关性.而血清sFas与CHF存在显著相关性.且sFas浓度增高的程度与CHF的严重程度相平行,sFas浓度增高可能在CHF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步法和两步法”检测献血者HBsAg结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步法和两步法”检测献血者高浓度HBsAg漏检现象。方法 对“一步法”检测HBsAg阴性的血样再用“两步法”检测HBsAg ,对检出的HBsAg阳性血样 ,做HBeAg、HBcAb检测和进行倍比稀释后做“一步法”和“两步法”检测。结果 “一步法”检测的 82 4份阴性血样经“两步法”检测有 9份呈阳性 ,占 1.0 9% ;“两步法”检测 9份HBsAg阳性血样有 7份HBeAg、HBcAb均呈阳性 ;HBsAg阳性血样经稀释后用“一步法”检测 ,在稀释度 1∶1、1∶32、1∶2 5 6、1∶5 12分别检出HBsAg阳性 4份、2份、2份、1份 ,“两步法”检测在各稀释度HBsAg均为阳性。 结论 “一步法”检测高浓度HBsAg确有漏检现象 ,“两步法”或稀释后一步法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HBsAg漏检率。  相似文献   
10.
农月婷  孔秋燕  邓翠华 《妇幼护理》2023,3(19):4758-4760
目的 探究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病例导入式教学(CBL)模式在急诊中专护理实习生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纳入的 30 例急诊中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 纳入的 34 例急诊中护理实习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运用 PBL 结合 CBL 教学模式。评估两组护理实 习生的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出科理论成绩和出科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 带教意识、操作示范能力、讲课水平、带教能力、基础理论能力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 照组(P<0.05)。结论 运用 PBL 结合 CBL 教学模式在急诊中专护理实习生教学中可调动实习生的积极性,促进实习生掌握理 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升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