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6.0-TNFR2~196MET和pcDNA6.0-TNFR2~196ARG。方法人工合成TNFR2~196MET目的片段,与pMD18-Tsimple载体连接形成克隆载体,再通过设计突变引物,PCR定点突变扩增出含有突变位点的质粒,转化到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JM109中,通过氨苄青霉素抗药性筛选出成功转化的阳性克隆,并进行扩增。抽提质粒进行测序鉴定,得到pMD18-Tsimple-TNFR2196ARG。双酶切pMD18-Tsimple-TN-FR2196MET、pMD18-Tsimple-TNFR2196ARG及pcDNA6.0,将TNFR2196MET、TNFR2196ARG插入pcDNA6.0线性质粒,即构建成pcDNA6.0-TNFR2196MET和pcDNA6.0-TNFR2196ARG真核表达质粒,转化到Ecoli感受态中,筛选阳性克隆行菌液PCR和双酶切及测序鉴定。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验证TNFR2基因196MET和196ARG表达载体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表达载体为下一步心血管疾病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血管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为6组:对照组、糖尿病组、钙化组、糖尿病+钙化组、钙化+吡格列酮组、糖尿病+钙化+吡格列酮组;建立大鼠血管钙化模型(维生素D3+华法林)和糖尿病模型(链尿佐菌素);并对血管组织进行Von Kossa染色、钙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qRT-PCR检测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骨保护素蛋白表达。结果钙化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及其间质内有大量黑色颗粒沉积;糖尿病+钙化组较糖尿病组和钙化组血管组织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升高3.63倍、1.35倍和3.69倍、1.30倍(P<0.05),骨保护素mRNA含量及其蛋白表达降低(P<0.05);糖尿病+钙化+吡格列酮组较糖尿病+钙化组钙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下调13.70%、18.04%(P<0.05),骨保护素mRNA含量及其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吡格列酮可以减轻血管钙化程度并上调骨保护素mRNA含量及蛋白表达,骨保护素可能是抑制血管钙化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山西儿童蛲虫感染现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山西省10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的总体情况,为蛲虫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山西省4个地区随机抽取的1237名10岁以下儿童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进行蛲虫感染的检查。结果:1237名儿童的总感染率为9.46%,其中男童感染率为9.56%,女童感染率为9.34%,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儿童感染率(12.48%)高于农村(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0岁儿童感染率最高(14.66%),明显高于4~7岁儿童(9.25%)和4岁以下儿童(4.51%),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10岁以下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9.46%,蛲虫感染与年龄、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蠕形螨是人和哺乳动物的小型永久性寄生虫,有较强的宿主特异性,寄生于人体的有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蠕形螨感染可引起皮炎、皮肤丘疹脓疱性损伤、红斑痤疮样肉芽肿[1-2]、毛囊炎、酒渣鼻、痤疮、外耳道瘙痒、外耳炎和鼓膜炎[3]、慢性睑缘炎[4]等,也是眼睑基底细胞癌的致癌因子之一[5],影响健康和美容.  相似文献   
5.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的渗透下,结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要求和特点,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薄弱环节,从双语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教学的革新以及考核措施的多样性四个方面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体寄生虫学进行了初步探索,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启发学生思维,从而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针对Rno-miR-145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探讨其在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中的作用。方法人工合成含有酶切位点粘端miR-145 shDNA双链模板序列,克隆于LV3 pGLV/H1/GFP+Puro-miRNA慢病毒穿梭载体中,转染293T细胞,收获并浓缩慢病毒颗粒,感染大鼠原代VSMC,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VSMC感染后的荧光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45的表达情况;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DGF组、PDGF+miR-145组和细胞转染阴性慢病毒载体组(miR-NC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miR-145对VSMC增殖相关基因PCNA、c-Jun及分化相关基因SM22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了microRNA-145慢病毒载体,测定病毒滴度为1×109TU/mL。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大鼠microRNA-145慢病毒表达载体感染成功,MOI值为50,感染72 h时感染率最高。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DGF可使PCNA、c-Jun表达增加,而使SM22α表达降低;miR-145可使PDGF诱导的去分化型VSMC增殖相关基因PCNA、c-Jun表达降低,分化相关基因SM22α表达增加。结论 miR-145慢病毒载体可高效感染大鼠原代VSMC。感染miR-145慢病毒后可抑制VSMC的表型转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