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吴永平)(车东媛)(张婉蓉),(李文英)RoleofthePericytesofIntra-acinarPulmonaryArteryintheStructuralRemodelingofPulmonaryVessels¥WUYong-ping;C...  相似文献   
2.
(席思川)(车东媛)(张婉蓉)TheInhibitoryEffectofRadixSalviaeMiltiorrhizaeonHypoxicStructuralRemodelingofIntra-acinarPulmonaryArteries¥XISi-c...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中药制剂双黄连粉针剂(双黄连)对反复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大鼠肺组织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蛋白质水平表达的影响,给大鼠于24周内反复9次经超声雾化吸入肺炎支原体以复制其慢性肺部感染模型,并应用双黄连腹腔注射进行治疗干预;随后用PDGF-BB单克隆抗体按SABc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图像分析。结果(1)感染组动物(n=4)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肺炎支原体-PCR检测均为阳性,而对照组(n=4)和感染加双黄连治疗组(n=4)均为阴性(均为P<0.05);三组动物的支气管和肺组织常规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组动物透射电镜检查见肺泡间隔增宽,其中有较多胶原纤维堆积,其余两组则未见明显异常。(2)感染组动物肺间质结缔组织中以及小气道和小血管的壁上可见较强的细颗粒状或细丝网状棕黄色PDGF-BB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表达产物,其积分光密度为23.26±3.87(n=4),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者(1.52±0.61,n=4,P<0.05)和感染加双黄连治疗组者(3.49±0.63,n=4,P<0.05)。提示双黄连可抑制反复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大鼠肺组织中PDGF-BB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对于防止肺炎支原体肺部感染所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及流式细胞术观察低氧和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肺血管周细胞 (PC)α- SM- actin、 CD34 、 S- 10 0和 PCNA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 ,低氧和 HECCM可促进 PC表达α- SM- actin和 PCNA,而抑制 CD34 和 S- 10 0的合成 ,促进 PC由静止期 (G0 /G1 期 )进入 DNA合成期 (S期 )及有丝分裂期 (G2 M期 )。提示 ,低氧不仅能促进 PC增殖 ,而且还可促进其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化。故 PC是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5.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下称哮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支气管高反应,导致气道广泛性狭窄与气道阻力增加的一个病理生理过程.目前,用于治疗哮喘的药物颇多,疗效不一,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疗效较为肯定的药物作一综述.一、茶碱类茶碱类药物作为支气管解痉剂已沿用50余年,目前仍是治疗哮喘的重要药物.由于这些药物的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治疗指数窄,体内代谢的个体差异较大,故剂量不易掌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给药方案、给药途径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初步探讨了口服和静脉给药的合理方案.国外报告茶碱的有效血浆浓度为8~20μg/ml,对急性发作者,首次剂量需用5~7mg/kg,随后每小时用0.4~0.6mg/kg 维持,即24小时内的剂量可接近1g.而在慢性发作期,口  相似文献   
6.
肺血管构型重组与肺动脉高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人体和实验动物肺动脉高压病理形态学观察的基础上,选择肺血管平滑肌细胞(PASMC)的增生和细胞表型转化为本课题攻关的突破口。应用肺血流动力学、形态计量学、免疫细胞化学、形态学(光镜、电镜)等观察方法,动态观察实验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段的构型改变与肺动脉高压发生之间的关系。发现IAPA管壁增厚、管腔变狭、无肌动脉数量减少、肌型动脉数目增多等项改变,都与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70~0.85。同时发现:(1)IAPA内皮细胞可能是缺氧和炎症损伤的  相似文献   
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played by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BB (PDGF-BB)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 in rats repeatedly infected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e (MP), a rat MP infec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by infecting rats with MP for 9 times during a period of 24 weeks with a technique of ultrasonic nebulizing inhalation. Then in situ hybridization was performed with PDGF-B chain cDNA probe and the results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o measure the changes in PDGF-B chain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ung tiss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 M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tests showed positive results in the bronchoalveotar lavage fluid (BALF) from all of the MP-infected rats (n=4) while they were all negative in BALF from the control animals (n=4, P<0.05) and in BALF from those rats both infected with MP and, at the same time, treated with erythromycin (n=4, P<0.05). Bacterial cultures of the bronchial and lung tissue were negative in all three groups. The observatio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20例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心病的尸检病例中,常看到各级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同时合并有肺组织的纤维化或肺气肿。因此我们测量各级支气管和小支气管共855支,观察了支气管扩张与狭窄的发生部位及其相互关联。并计算了各型肺气肿所占的百分值,在肺组织切片中观察细支气管的病变部位与呼吸细支气管扩张的相互关系,从病理形态学角度探讨气道炎症与变形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9.
荧光纤维支气管镜用于肺癌早期定位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为恶性度高而且较为常见的肿瘤之一。其病因到目前仍不太清楚 ,可能与吸烟、环境污染、遗传、年龄等因素有关。虽然有很多诊断和治疗方法 ,但在北美洲肺癌的死亡仍为 72 % ,其 5年存活率仍低于 15 % [1] 。肺癌的高死亡率、低存活率与肺癌是否能早期诊断治疗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肺癌诊断方法如X线、CT、核磁共振等均在肺部肿块达到一定大小才能诊断 ,故被诊断出的肺癌多已处于肿瘤的中晚期。研究和开发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是提高肺癌存活率 ,降低死亡率的关键。肺癌早期定位诊断设备荧光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 ,经世界上多个…  相似文献   
10.
实验用光镜、电镜和形态计量学方法,动态地观察中药丹参对低氧大鼠腺泡内肺动脉(IA-PA)构型重组过程的影响。结果证明:丹参不仅能扩张IAPA管径,减轻低氧对内皮细胞的损伤(4d),还能阻抑IAPA肌化增强现象。提示丹参在阻抑低氧性IAPA构型重组和肺动脉压升高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