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抑制素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惠梅  李慕军 《医学综述》2006,12(10):579-581
1923年,随着生殖腺反馈调节垂体功能的概念的提出,关于抑制素的研究开始了。抑制素是一种非类固醇类物质,能够抑制垂体细胞的活性。1932年,这种物质在水状的睾丸提取物中得到证实,并被命名为抑制素。又经过了50多年的研究,到1985年,抑制素才被纯化和克隆。而直到化验技术的进步使人和动物的循环浓度得以分析,抑制素的生理活性的揭示才得以完成。本文综述抑制素的历史、生理作用及其在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最新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网络化管理医疗耗材库房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改良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传统式剖宫产术、以色列式剖宫产术(the Misgav-Ladach-Method)以及改良式剖宫产术各60例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切皮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方面,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其中改良式剖宫产术在以上各项中所用时间最短,出血量最少(P<O.05或P<O.01),其后依次是以色列式剖宫产术和传统式剖宫产术;术后排气时问比较,改良式剖宫产术与以色列式剖宫产术差异无显著性,但两者均短于传统式剖宫产术(P<O.05);3种手术方法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差异。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术操作简单,优点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引产是晚期妊娠普遍使用的手段之一,既往产科传统的引产方法是使用催产素,1997年12月以来,我科应用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进行晚期妊娠的引产3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条件:有引产指征;单胎头位,排...  相似文献   
6.
孕妇乙型肝炎病毒DNA含量及胎儿窘迫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含量及胎儿窘迫与宫内感染的影响。方法 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 16 9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阳性携带者孕妇血清中HBVDNA含量 ,随访观察胎儿窘迫和胎儿HBV宫内感染情况 ,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对胎儿HBV宫内感染 ,筛选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HBVDNA阳性孕妇的宫内感染率为 12 6 4 % ,HBVDNA阴性孕妇为 0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2 )HBVDNA阳性孕妇的胎儿窘迫发生率为 2 7 5 9% ,HBVDNA阴性孕妇为 12 2 0 % ,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3)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选入 3个胎儿HBV宫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HBVDNA含量、胎儿窘迫、孕妇年龄 ,而HBeAg被排除在回归模型之外。 结论 估计宫内感染危险性高低 ,HBVDNA较HBeAg更可靠 ;HBVDNA含量可作为孕妇HBsAg阳性孕妇孕期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的指标 ;发生胎儿窘迫的和高龄的HBsAg阳性孕妇是宫内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原核评分预测胚胎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辅助生殖技术领域中,倍受人们关注的是既能获得优质胚胎进行胚胎移植以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妊娠率,又能不增加多胎妊娠的危险.目前IVF-ET一般在受精2~3 d后选择胚胎进行移植,选择胚胎的标准通常依据胚胎的卵裂期形态学分级[1].本研究对行IVF-ET周期中胚胎进行原核期形态学评分(PNMS),研究原核评分分值与I级胚胎形成率的关系,从而预测胚胎发育潜能.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200名早期孕妇进行孕期营养健康教育干预,探讨健康教育对孕妇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相关行为的影响,为孕妇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对象与方法在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孕妇中,选择符合以下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初孕产;单胎妊娠;孕周<12周;无高血压、心脏病、结核病、血液病、肝肾疾病、骨软化症等特殊病史。按孕妇保健卡号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组的样本含量为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孕期监护和保健措施。干预组在常规孕期监护和保健措施基础上实施以下营养健康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一种准确、有效、简单易行的预测性诊断妊高征的方法。方法:用1:1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妊高征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对13个自变量通过逐步判别分析,筛选出5个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构建判别模型,用此模型对180个观察对象作回顾性评价,其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91.1%,阳性预测值为91.4%,阴性预测值为94.3%,误判率为7.2%;还用此模型对40个观察对象作前瞻性评价,其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90.0%,阳性预测值为90.5%,阴性预测值为94.7%,误判率为7.5%。结论: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可望成为一种准确、有效、简单易行的预测性诊断妊高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Th17细胞相关效应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IL-17、IL-2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20例URSA患者,设为URSA组;20例同期正常早孕要求行人工流产手术孕妇,设为NP组。2组受试者均采集静脉血5 m L及自行排出或人工流产术刮取的蜕膜组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TGF-β、IL-17、IL-23水平。结果 URSA组患者血清及蜕膜组织中IL-6、IL-17、IL-23水平显著高于NP组(P0.01),TGF-β水平显著低于NP组(P0.01)。结论 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6、IL-17、IL-23、TGF-β可能参与了URSA患者母胎免疫,IL-23有望成为URSA新的治疗靶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