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80例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组织病理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ASC)肝组织病理特点及其与血清HBV DNA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ASC进行肝组织病理、HBV免疫组化检查。结果95%(76/80)患者肝组织有炎症或纤维化改变,大部分病理诊断为轻度,极少部分为中度和重度,17.5%达G_2以上;肝组织HBsAg表达(+)占47.5%,(++~+++)占52.5%,HBcAg表达(+)占70%;肝组织G_(2~4)和G_(0~1)、S_0和S_(1~4)HBV DNA载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大部分ASC患者肝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改变,应争取行肝活检,以及时判断肝病活动性和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HBV DNA不能作为慢性HBV感染组织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187例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7例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轻度者的准确率为92%,而中度者只有35%;95%的慢性HBV携带者的肝组织有炎症表现;血清HBeAg和HBV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肝组织HB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高,但在慢性HBV携带者,仅凭临床血生化检测往往要掩盖病情而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5岁。因反复高热伴排尿异常30天,全身疱疹2天,于1993年8月11日入院。30天前患儿出现尿急、尿频、尿痛及畏寒、高热,在村卫生所按尿道炎每日静脉滴注青霉素800万单位,高热时反复应用强的松片口服,每次10mg,效差。4天前体温骤升,持续在...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的研究提示,艾滋病时的肝脏病变不但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困难,而且对艾滋病本身的发展和预后也有重要影响。本文就有关艾滋病时的肝脏病变及其意义、诊断和治疗等作了扼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及其与血清HBV DNA、HBeAg、ALT关系。方法对194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肝组织病理、HBV免疫组化检查,并检测肝功能、血清HBVM和HBV DNA。结果血清HBeAg阳性组的肝组织G2、G3~4、S2、S3~4发生率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S0组与S1~4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G0~1组与G2~4组、HBcAg阳性组与阴性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HBsAg表达为" "者与" ~ "者血清HBV DN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组织达S1或(和)G2以上者血清ALT水平分别为:<40U/L组占28.57%,40~80U/L组占53.33%,81~400U/L占80.15%,>400U/L组占77.88%。结论血清HBV DNA与肝组织HBcAg表达有一致性,与肝内HBsAg无关,HBV DNA含量低可能是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高,ASC和轻度肝损害者应争取肝活检,以及时判断肝组织病理程度和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7.
对19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合并胆囊病损者122例,发生率为63.2%,其中重症型肝炎占100.0%,慢迁肝占44.4%。对合并胆囊病损者进行B超追踪观察,提示胆囊病变可能系肝炎的继发性损害,且有助于了解肝病的演变和判断预后。本文对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病损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氧灵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疗效。方法将5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舒氧灵治疗,根据病情连用2~7d,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苏醒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迟发性脑病及死亡率明显减少,治愈率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联合舒氧灵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胆道系统损害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HBV 可以侵犯许多肝外组织和器官,并能引起相应病变。而这些肝外病变的存在和发展,对于肝脏本身的疾病过程,尤其对其预后可能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国内外部分有关文献,就乙型肝炎时的胆道系统损害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0.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胆道系统损害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肝炎病毒是专一性的嗜肝病毒,只能引起人或动物的肝脏损伤。但是随着对病毒性肝炎,尤其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的进展,近年来不少研究者相继在多种肝外组织中检出肝炎病毒或/(和)病毒抗原。大量的研究结果提示,肝炎病毒可以侵犯许多肝外组织和器官,并可能引起相应的病变。本文就病毒性肝炎时的胆道系统损害及其意义作一简述。一、病毒性肝炎时的胆管损害无论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都可累及胆管,造成胆管系统的炎性损伤。50年代曾有学者观察了155例男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有胆道并发症者占49.7%,其中伴发胆管炎者占42.6%。官颖鹏等研究4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穿刺活检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