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王桥生  苏华  符晖  赵正亮  汤石林  李小涛  罗琼 《重庆医学》2015,(8):1039-1040,1043
目的:探索早期集束化治疗在经皮肾镜碎石(PCNL )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9月因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入住该院中心ICU的患者,根据是否采取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分为非集束化治疗组28例,集束化治疗组26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3、5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ICU停留时间情况。根据28 d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同非集束化治疗组比较,集束化治疗组第1、3、7天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8 d ,集束化治疗组患者病死率(15.38%)明显低于非集束化治疗组(35.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集束化治疗组和集束化治疗组患者IC U 停留时间分别为(9.04±4.48)d和(7.00±2.32)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集束化治疗有利于减轻PC N L术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与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 对64例收入ICU的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进行测定,并测定28例正常人的血清脂联素水平进行对照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同时对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①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平均水平( 4.87±1.83)mg/L较正常人(7.97±3.42)mg/L明显降低(P <0.05);TNF-α (68.02±10.64)ng/L和CRP(48.23±9.94)ng/L较对照组TNF-α (20.14±5.23)ng/L和CRP(8.34±1.21)ng/L明显增高(P<0.01);②脓毒症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水平与TNF-α和CRP呈负相关(r分别为-0.2151和-0.34,P<0.01).结论 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可能是脓毒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脂联素对脓毒症患者的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有关,提示脂联素水平是反映脓毒症病情及评价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磷酸鞘氨醇(S1P)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根据实验分组采用TGF-β、S1P和S1P受体1(S1PR1)抑制剂VPC23019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和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S1PR1和p-Smad3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Smad3的核转位。结果:与TGF-β组相比,TGF-β+S1P组End-MT进程显著被抑制,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显著减少(P<0.05);而加入S1PR1抑制剂后,上述S1P的作用被逆转(P<0.05)。结论:在HUVECs中,S1P通过S1PR1抑制TGF-β诱导的End-MT,该效应可能与Smad3磷酸化及核转位水平的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脓毒症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盲肠结扎穿孔法制作脓毒症雄性SD大鼠模型,6h后收集脓毒症SD大鼠血清备用.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株(ECV-304)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脓毒症组和辛伐他汀组.予相应条件培养液处理24h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检测HUVECS的生长情况,Hoechst染色法、吖啶橙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细胞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细胞相对生长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吸光度值及细胞凋亡率比较采用one-way ANOVA方差分析.结果 (1)与脓毒症组比较,辛伐他汀组HUVECS相对生长率(%)显著增加[(64.06±1.70)% vs.(37.59±2.13)%,t=-16.846,P=0.000].(2) Hoechst染色法与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均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凋亡细胞显著增加;而辛伐他汀组较脓毒症组显著减少.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4.07±1.55)%vs.(30.20±8.94)%,P=0.001];辛伐他汀组细胞凋亡率较脓毒症组显著减少[(16.50±4.26)%vs.(30.20±8.94)%,P=0.027].(3)脓毒症大鼠血清处理后,HUVECS中Bcl-2基因表达降低,而Bax基因表达增高;与脓毒症组比较,辛伐他汀组两者呈反向改变.结论 辛伐他汀通过上调Bcl-2和下调Bax基因表达抑制脓毒症内皮细胞凋亡,发挥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这可能是辛伐他汀治疗脓毒症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床旁胃镜下放置鼻肠管肠内营养在高风险误吸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6月入住该院中心ICU的高风险误吸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其中鼻胃管组45例,鼻肠管组41例。鼻胃管组24 h后常规留置鼻胃管予康全力肠内营养,而鼻肠管组24 h后床旁胃镜旁持物钳置管法放置鼻肠管,予康全力肠内营养。比较两组入ICU第1和14天GCS评分、APACHE-II评分、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情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ICU停留时间。结果 入ICU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严重程度和洼田氏饮水实验等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均P >0.05)。鼻肠管组鼻肠管远端均位于空肠上段,放置成功率为100%。入院第14天,鼻肠管组患者GCS评分高于鼻胃管组,而APACHE-II评分低于鼻胃管组(均P <0.05)。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31.1%和12.2%,差异有显著性(χ2 =4.460,P =0.035)。入院第14天,鼻肠管组患者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均高于鼻胃管组(均P <0.05)。鼻胃管组和鼻肠管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分别为(16.00±4.53)和(13.93±4.83)d(t =2.055,P =0.043)。结论 高风险误吸脑卒中患者早期(24 h)床旁胃镜下放置鼻肠管空肠营养有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缩短ICU停留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脓毒症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脂联素(ADPN)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雄性SPF级SD大鼠30只,体重量180~2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症+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尾静脉注射内毒素(LPS)方法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24 h后取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BMC中PPARγ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血浆中ADPN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脓毒症组大鼠PBMC中PPARγ表达水平和血浆中的ADPN水平明显降低,而罗格列酮(RSG)处理的脓毒症组则显著上升.结论 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降低,RSG干预的脓毒症大鼠PPARγ,基因表达与ADPN水平上升,两者呈正相关性;PPARγ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脓毒症大鼠血浆ADPN表达下调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引发的心肌纤维化过程中,NLRP3炎性体-IL-1β信号轴的激活与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是否存在同一性。方法: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5)与AMI组(n=15),术后28 d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性体(NLRP3、ASC、pro-caspase-1和caspase-1)、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及间充质细胞标志物(α-SMA和FSP1)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NLRP3炎性体下游因子IL-1β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冠脉结扎组AMI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End-MT进展程度、NLRP3炎性体活性及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NLRP3炎性体-IL-1β信号轴的激活与End-MT进程具有显著同一性,提示NLRP3炎性体-IL-1β作为激活End-MT的潜在靶点将为研究AMI后心肌纤维化及心力衰竭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与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方法 以尼莫地平为对照,探讨法舒地尔的疗效.选取20~50岁初次动脉瘤破裂,术前Hunt&Hess Ⅰ~Ⅳ级,动脉瘤破裂7天内手术者,每组18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用药前、用药后第14天、3个月以及行CT观察用药前、用药后1个月头部有无新的脑梗死病灶;用药前、用药后14天行脑血管造影(DSA);用药后14天、3个月行Glasgow预后评分(GOS),用药14天后检查症状性脑血管痉挛情况. 结果 法舒地尔和尼莫地平在症状性脑血管痉挛、近期的Glasgow预后评分、CT、DSA和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法舒地尔在预防脑血管痉挛方面可能比尼莫地平好,远期随访预后较尼莫地平好(P<0.05). 结论 法舒地尔用于预防和改善脑血管痉挛方面与尼莫地平疗效相当,但副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在重型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中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4月—2011年3月入住我院ICU明确诊断为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的14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采用纤支镜治疗分为纤支镜组(75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2组的病原菌类型及检出率、治疗7d和14d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ICU病死率等。结果纤支镜组病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vs47.14%,P〈0.01);治疗7d和14d,纤支镜组的CPIS较对照组明显下降(3.4±0.6vs5.1±1.3,1.8±0.5vs3.0±1.0,P均〈0.01)。纤支镜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和ICU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9.4±1.9vs14.4±2.3,6.4±2.2vs9.5±2.6,6.67vs21.42,P均〈0.01)。纤支镜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床旁纤支镜治疗重型颅脑疾患并肺部感染安全有效,能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