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40岁,已婚,高小文化、素性开朗,病程2年余。因和乡亲争吵而诱发,表现发呆、失眠、少语、不敢出门,坐立不安,跺脚,敏感多疑,不能料理家务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精神分裂症收住院。住院诊断为神经症。精神状态:意识清楚,接触主动,定向力完整,未引出幻觉及感知综合障碍,无明显的思维障碍,表情痛苦,情感协调,智能尚可,自知力存在。个人史:幼年体健,8岁上学,学习成绩一般,24岁结婚,夫妻  相似文献   
2.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是一组以智力发育障碍为主的症侯群,病因复杂,是儿科、神经科、精神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因此,深入探讨精神发育迟滞的遗传学因素,对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通过对躁郁症患细胞内染色体与正常人的对照分析,探讨其叛国与遗传的关系。方法: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Giemsa染色,每例随机镜检计数分析3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现异常细胞进行显微摄影,分组剪贴进行核型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正常组与患组异常细胞对比有显差异(P<0.01),有阳性家族史异常细胞对比,无阳性家族史异常细胞有显差异(P<0.01)。结论:躁郁症病因与遗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先证者男性,43岁,已婚,农民。自少年时期无明显诱因起病,发作时表现头晕、无力、嗜睡,经常上课时睡着,被老师唤醒,有时下地干活时在田边睡着,赶大车在车上睡着摔下,1天可发作多次,发作持续时间约30分钟左右,发作时如无人唤醒可长达数小时。有时伴发精神障...  相似文献   
6.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患者组168例均系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男性132例、女性36例,年龄16~56岁,平均年龄29.24岁,其中16~25岁74例(44%),26~35岁58例(34.5%),36~45岁24例(14.3%),46岁以上12例(7.1%)。病程:一年以内39例(23.2%),1~5年62例(36.9%),6~10年39例(23.2%),11~15年12例(7.1%),16~20年13例(7.7%),20年以上3例(1.8%)。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者67例(39.9%),无阳性家族史者101例(60.1%)。诊断分型:偏执型72例(42.9%),单纯型48例(28.6%),混合型36例(21.4%),青春型11例(6.5%),紧张型1例(0.6%)。对照组31名均系我院健康职工,均…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细胞遗传技术的日臻完善和成熟,已查明过去许多不明原因的先天性精神发育不全与精神疾病患者存在染色体的异常.关于精神障碍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国外研究较多,染色体异常与精神病因相关是近年来细胞遗传学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院14例Y染色体结构异常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细胞遗传学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和生长激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催乳素( P R L) 、生长激素( G H) 基础水平与正常人的差异及治疗前后 P R L、 G H 水平的变化,以及利培酮对 P R L、 G H 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 、4 、6 周末的 P R L、 G H 水平进行测定,并与32 名正常人对照,同时分为利培酮组32 例和氯丙嗪组30 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总样本的基础 P R L、 G H 水平与对照组无差异( P> 0 .05) ,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 P R L 显著升高( P< 0 .01) , G H 无显著变化( P< 0 .05) 。女性患者治疗后 P R L 水平升高明显,为男性的23 倍。利培酮治疗后6 周末 P R L 水平为(122 .33 ±73 .27)μg/ L,较治疗前明显增高( P< 0 .01) ,较氯丙嗪组 P R L 水平(102 .06 ±65 .61)μg/ L为高,但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结果支持精神分裂症的多巴胺功能亢进假说,抗精神病药物所致 P R L 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利培酮有明显的致 P R L 升高的作用,有较强的拮抗中枢多巴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