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活性对抑制T淋巴细胞应答反应的影响。方法: 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间质干细胞,通过其形态特点、表面标志及多向分化能力检测进行鉴定。以浓度为2×105 U/L的 IFN-γ对分离的MSCs诱导18 h,检测MSCs上IDO mRNA和IDO蛋白表达。将经过IFN-γ 2×105 U/L诱导的MSCs预先接种在培养板中,再建立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R)体系,利用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率,并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IDO活性。结果: IFN-γ能诱导MSCs上IDO mRNA和IDO蛋白的表达;MSCs的IDO活性抑制MLR体系中T淋巴细胞增殖率。结论: 经IFN-γ刺激后的MSCs在体外可抑制异体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IDO活性参与了这种免疫抑制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以4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血必净组,血必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l加入0.9%氯化钠100 ml中静滴,每天1次,持续7d。常规治疗组给予同等量的0.9%氯化钠作为对照。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3、7天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lpha,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TM)、可溶性E选择素(soluble E selectin,sE-selectin)、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ndothelial cell specific molecule-1,ESM-1)值;并统计两组患者28 d的病死率。结果血必净组28天病死率(11.1%)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血必净组患者血清TNF-α、IL-1、IL-6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血必净组患者血清sTM、sE-selectin、ESM-1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降低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死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1岁,因间断发热3月,加重9 d于2005年2月9日入院。发热无明显规律,一般体温波动在37·5℃~39·5℃,最高体温达41℃,偶有盗汗,予解热镇痛药物后体温可恢复正常。入院后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均正常;TB-Ab阳性,血沉43 mm/h;糖化血红蛋白8·1%(正常值4·2~6·2%);C反应蛋白76·7 ng/L(正常值0~8 ng/L);免疫球蛋白正常,补体C31·145 g/L(正常值0·5~0·9 g/L);风湿全套结果正常;血培养及肥达氏反应阴性;骨髓涂片示感染性骨髓像,骨髓培养阴性。胸部X线片示双肺无实变;腹部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及输尿管膀胱子宫附件声像图和腹膜…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nerve growth factor (β-NGF) and its receptors expression in human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Methods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β-NGF, tyrosine kinase A (TrKA) and P75NGFR were detected in operation tissue specimens of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with immunohistochemistry and real-time PCR. Relations of β-NGF and its receptors with clinicalpathological characters, especially nerve invas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β-NGF and TrKA expression are higher in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than normal pancreas, and the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P < 0. 01). Β-NGF and TrKA express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differentiation grades(DG), lymphatic node metastasis, nerve invasion and surgical pathological stages. Poorer of DG and later stages, more expression of β-NGF and TrKA. Β-NGF and TrKA expression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s. Β-NGF, TrKA and P75NGFR mRNA expression hav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3.84,4. 23 and 2. 41 times than normal tissues by real-time PCR,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β-NGF and TrKA might play potential rules in carcinogenesis for pancreatic cancer,have affinity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s of pancreatic cancer. Β-NGF and TrKA may have mutual effect in signal transduction leading to perineural invasion of pancreat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5.
微生态制剂在重型肝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病死率高达65%~90%。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则是重型肝炎的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它的发生明显增加了重型肝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SBP患者的病原菌阳性检出率较低,国外报道仅为40%,不利于早期诊断,再加上长期大剂量使用抗菌药也使得耐药菌不断增加,给治疗更增加难度,所以SBP的预防和控制成为提高重型肝炎生存率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Zung量表(抑郁症自评表)对124例肿瘤患者(肿瘤患者组)和10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评分,Zung量表评分〉40分,且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继而建立回归模型,对合并抑郁症的患者进行回归分析,并确定其患病危险因素。结果肿瘤患者组124例中47例(37.90%)患有抑郁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例中7例(6.86%)患有抑郁症(P〈0.01);在肿瘤患者组中,抑郁症的发生与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及治疗方案有关。结论抑郁症在肿瘤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及治疗方案是肿瘤患者合并抑郁症的可能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DNA拓扑异构酶Ⅱ与白血病细胞的不典型耐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血病细胞耐药是引起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机制复杂。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表达异常是引起多药耐药(MDR)的主要机制之一,不同于P-170介导的经典耐药,被冠以不典型耐药(at-MDR)。本文就TOPOⅡ的生物学特性、介导at-MDR的机制、临床意义和逆转at-MDR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 ,对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的TopoⅡα和TopoⅡβ基因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同时应用流式细胞术 (FCM)检测mdr1编码的P170糖蛋白水平和细胞内柔红霉素 (DNR)浓度 ,以探讨TopoⅡα、TopoⅡβ基因和P170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 ,从而为临床上急性白血病 (AL)的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指标。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  6 1例AL患者 ,为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 ,均符合FAB诊断标准。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ALL) 12例 ,均为L2 型 …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大鼠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影响,进而研究NAC对ALI肺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脂多糖诱导大鼠ALI模型,然后应用NAC进行干预。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NAC组,在肺损伤模型成功后24h处死大鼠,取左叶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NAC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COX-2表达的影响,利用HP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测定COX-2在以上各组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阳性面积率。结果实验中对照组肺组织中COX-2的表达较低;模型组肺组织中COX-2的表达高;NAC组肺组织中COX-2表达较低。经q检验,对照组与模型组之间,COX-2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NAC组之间,COX-2的平均光密度及阳性面积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NAC可以减轻肺损伤的程度,对急性肺损伤组织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分离以及体外支持造血的能力。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获取16例CML患者的骨髓MSCs,在低血清培养液中培养和扩增。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表型。通过油红O染色和Von Kossa染色检测MSCs向脂肪和骨的分化。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表达。对MSCs进行核型分析。RT-PCR检测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将CML患者的骨髓MSCs作为滋养层,应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检测其支持造血能力。结果CML来源的MSCs在倒置显微镜下为梭形,表达CD29、CD44、CD105,而CD14,CD31、CD34、CD45、HLA-DR均为阴性。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向骨和脂肪分化。CML来源的MSCs不表达bcr/abl融合基因,具有正常细胞核型。CML来源的MSCs表达造血相关因子,在体外可以维持和扩增造血干/祖细胞。结论CML患者骨髓中存在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的MSCs,其具有在体外支持造血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