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2018年唐县主要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方法 根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指标,计算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顺位。结果 2018年唐县共报告恶性肿瘤发病1 292例,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6.43/10万,中标率为184.60/10万。2018年报告死亡病例621例,粗死亡率为113.64/10万,中标率为74.91/10万。恶性肿瘤发病前5位依次是肺癌、乳腺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肛门癌。死亡前5位的依次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脑神经系统癌症。结论 肺癌、乳腺癌是唐县常见恶性肿瘤,应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843名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和个人剂量监测数据,为进一步做好放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至2017年保定市843名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及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对职业健康检查状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四项敏感指标(包括血常规、眼晶状体状况、甲状腺功能、染色体畸变)进行检测,运用SPSS 17.0进行方差分析和趋势性χ2分析。结果 女性放射工作人员的血常规异常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异常率(P=0.002)、甲功五项异常率(P=0.024)随着工龄增加逐渐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5 mSv组的眼晶状体混浊率高于最低探测水平(MDL)~<1 mSv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8)。从事核医学(P=0.040)、介入放射学(P=0.012)人员的染色体畸变率均大于放射诊断人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电离辐射长期照射会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产生影响,女性、高工龄、从事介入放射学和核医学的放射工作人员更易发生职业性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保定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为今后手足口病的有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保定市2014—2019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4—2019年保定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例77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115.61/10万,疫情呈现隔年或隔两年高发,总体呈下降的趋势。5—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10—11月份形成拖尾次高峰。综合发病率和重症率,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出保定市手足口病重点防控区域为莲池区、竞秀区、满城区、清苑区、安国市、涞水县、涿州市、高碑店市、容城县、雄县、安新县、高阳县、望都县。男、女性年均发病率分别为824.51/10 万和560.25 /10 万,男女性别比为1.50∶1,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69.40%。近两年EV71病原构成骤降,虽优势病原体以其他肠道病毒和CVA16交替变化,但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 结论 保定市手足口病呈现明显的季节、人群以及一定的地区分布规律,应进一步关注手足口病病原谱尤其是其他肠道病毒的变化,加强重点地区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哈尔滨市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人群中新确诊HIV-1感染者体内CRF01-AE亚型毒株成簇性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哈尔滨市2017年新确诊MSM人群中HIV-1感染者流行病学及人口学信息,通过DNA测序和基因分型,对CRF01-AE亚型的序列进行成簇性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获得108条CRF01-AE亚型序列,以簇内基因距离≤0.045和Bootstrap≥90%为界定簇标准,产生传播簇15个,其中由10条序列构成的传播簇1个;患者年龄、常住地、性伴数、性取向、婚姻状况、性病史在未成簇与成簇2组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RF01-AE亚型毒株是哈尔滨市MSM HIV-1感染者中的优势传播株,具有较强的成簇性,在艾滋病防控中对于未婚、性行为活跃的青壮年人群及与该人群关系密切的人群须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分析7起寄宿制学校结核病疫情,探讨疫情发生的危险因素,为科学防控学校结核病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保定市2013年1月—2019年1月7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调查资料。结果 7所学校均为寄宿制学校,教室人均面积合格率为57.14%,宿舍人均面积合格率为42.86%,教室及宿舍通风状况良好;7起学校聚集性疫情报告发病率为0.89%(62/6 958),学生肺结核患者男生占67.74%,女生占32.26%, 男女比例为2.1∶1,年龄分布在15~22周岁,主要发生在初三至大三阶段,病例聚集于同一班级;7起疫情中首发病例涂阳百分率为85.71%,且均有咳嗽、咳痰>2周的症状;I级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36.64%(144/393),发病率10.18%(40/393),Ⅱ级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8.61%(187/2 172),发病率0.64%(14/2 172),Ⅲ级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6.35%(279/4 393),发病率0.02%(1/4 393),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所学校首发病例时间均在冬春季节,平均延误诊断时间49 d,学校常规预防措施不到位,密切接触者筛查不规范,缺乏后续监测和随访,医疗机构业务水平较低,未有效开展主动监测。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涉及诸多因素,应强化学校常规预防措施,加强密切接触者筛查与随访监测,建立学校-医院-疾控三级防护网络,对控制学校结核病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改建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方法 采用放射卫生学现场调查和辐射监测方法,依据国家放射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评估该项目放射防护控制效果。结果 该核医学放射工作场所的周围辐射水平,γ周围剂量当量率为0.22~0.34 μSv/h,β表面污染水平为0.06~0.32 Bq/cm2,不同岗位放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不同,所受剂量符合国家标准。 结论 该核医学场所的屏蔽可行,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