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肖磊  赵仕佳  张雪花 《中国医药导刊》2012,(10):1718-1719,1721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常规给予控制感染、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急性左心衰予以强心、利尿药、血管扩张剂;并注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变化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心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VC、FEV1及FEV1/FVC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VC、FEV1及FEV1/FVC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变化与治疗后比较均明显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aO2、PaCO2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左心衰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贝前列腺素钠对梗阻性肾病再通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建立梗阻性肾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三组,术后第15天处死大鼠,收集血清检测肌酐、尿素氮、血钠和血钾的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评价肾组织损伤程度,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肾组织肾损伤分子1(KIM-1)、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血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血钠的含量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和血钾的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血钠的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的肾组织损伤程度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贝前列腺素钠治疗组的肾组织KIM-1、HIF-α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贝前列腺素钠能够改善梗阻性肾病梗阻解除后的肾损伤,抑制肾脏中TGF-β、HIF-α和KIM-1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引导下前列腺系统性穿刺不同穿刺术式,以寻找临床上安全有效、简单实用的穿刺术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4 ng/mL且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的428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接受系统性13点穿刺活检409例,接受系统性6点穿刺活检19例,并假设系统性13点穿刺中减少前列腺中线3个穿刺点为系统性10点穿刺术式.分别比较各穿刺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同T-PSA组及不同前列腺体积中各穿刺术式的阳性率.结果 13点穿刺和6点穿刺术后血尿发生率分别为53.3%和15.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便、感染、疼痛、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等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3点穿刺和10点穿刺阳性率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一穿刺术式中,不同T-PSA水平组之间的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T-PSA水平组之间,13点穿刺和10点穿刺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前列腺体积组之间的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相同前列腺体积组之间,13点穿刺和10点穿刺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TRUS引导下前列腺系统性10点穿刺术安全有效、简单实用,可考虑作为临床上前列腺穿刺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86例肾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自愿参加的2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MMP-9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MMP-9与VEGF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和VEGF在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9和VEGF与肾细胞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肾细胞癌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留置输尿管导管的部分无管化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50例接受部分无管化PCNL和45例接受传统PCNL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两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发热例数和肾周积液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无管化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均P<0.01)。结论:留置输尿管导管的部分无管化PCNL和传统PCNL疗效相当,但部分无管化PCNL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无须再次膀胱镜拔管。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人多种临床因素与骨转移的相关性,探索前列腺癌病人骨转移的预测因素.方法 采用组间对照研究、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45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和同期35例前列腺癌无骨转移病例的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病理免疫组化中的雄激素受体(AR)表达及ki-67表达进行分析,探索上述指标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关系及对骨转移诊断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各指标组间对照比较中,骨转移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相关分析中,年龄、ALP、PSA、ESR、Gleason评分、AR表达及Ki-67表达等与骨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年龄、ALP、ESR、Ki-67表达等指标不是骨转移的独立相关性因素(P>0.05).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是骨转移的独立性因素,P值分别是0.008、0.013、0.005,OR (95% CI)分别是1.005(1.001,1.009)、5.356 (1.431,20.039)、18.594(2.460,140.524).PSA、Gleason评分及AR表达的cutoff值分别是67.1 ng/mL、7.5、2.5,灵敏度分别是55.6%、75.6%、84.0%,特异度分别是97.1%、82.9%、91.4%.结论 血PSA、前列腺癌组织Gleason评分及雄激素受体阳性表达程度是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测因素,年龄、ALP、PSA、ESR、ki-67表达等指标并不能准确预测骨转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