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溃平汤剂抗胃溃疡的疗效。方法利用利血平致大鼠胃部溃疡和水浸应激致小鼠胃部溃疡模型,设阳性对照组(甲氰咪胍)、消溃平汤剂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组溃疡指数。结果阳性组和消溃平汤剂组溃疡指数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且消溃平汤剂组有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消溃平汤具有显著的抗胃溃疡作用,其疗效与甲氰咪胍相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消溃平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将8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服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另加服中药消溃平汤剂.疗程4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结果 两组治愈有效率、复发率、Hp根除效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消溃平汤剂联合西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Hp的根除作用,减少复发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护理上指导患者正确服食汤药有助于药效发挥.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内镜下单纯注射与联合柔和电凝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56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按性别、年龄、溃疡部位、内镜Forrest分级匹配随机分为单纯注射组和联合柔和电凝组各28例。单纯注射组:注射1∶10000肾上腺素盐水0.5~1ml,4~6点,直至出血停止,总量<10ml。联合电凝组:局部注射同单纯注射组,选择柔和电凝模式、能量25~30焦耳,每次电凝1~2秒,共2~4次,直至局部变白。结果:联合柔和电凝组与单纯注射组首次治疗止血率分别为100%、92.8%,再次治疗止血率分别为66.7%(2/3)、28.6%(2/7),总止血率分别为96.4%和75.0%;手术率分别为3.6%和25.0%。1周内再出血率为9.3%、19.3%,平均输血量1.4U、3.4U,平均住院日6.3天、8.8天。结论:内镜下联合柔和电凝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优于内镜下单纯局部注射。可明显降低再出血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输血量,是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食管乳头内毛细血管环(intrapapillary capillary loop,IPCL)的形态在N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20例和10名健康志愿者在白光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再以放大内镜采用NBI模式观察食管下段黏膜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结果 NERD组患者24h食管pH监测阳性率为55%.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放大内镜NBI模式下健康对照组食管PCL呈茶色规律排列的卷发状、小螺旋状.NERD组85%食管IPCL形态呈延长或扩张为Ⅱ型,但仍排列规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食管ICPL形态特异性改变有助于NERD的内镜诊断.  相似文献   
5.
提高运动员营养知识水平,是改变运动员营养不平衡状况,使运动员营养步人科学化轨道的根本措施之一。运动营养平衡对提高运动竞技能力,取得优秀成绩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历经3个月,在108名运动员中,进行了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对提高认识和机体营养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营养知识宣传教育前后,用答卷法测验运动员对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素对人体功用的认识,受教育前认识正确的只占19-60%,学习后提高到95.37-100%。以称重法对运动员营养摄人量与标准供给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受教育前后营养素摄入量占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4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9.4%,其中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者占64.86%,晚期癫痫发作者占35.13%,位于脑叶、累及大脑皮质者癫痫发生率较高占66.2%,其他部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癫痫发生与病程和病变部位有关,早期癫痫发作药物治疗半年后才渐停用,晚期发作应进行长期正规抗癫痫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对 3种口服补铁剂 ,1硫酸亚铁  2右旋糖酐铁片  3红桃 K生血剂 ,纠正缺铁性贫血(IDA)的效果 ,在 1 86名 4~ 6岁患儿中进行了 8周的服用观察。结果表明 2、3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 1组 ,且起效迅速 ,副作用少见。 3个组由于贫血状况的纠正 ,视听反应能力明显提高 ,神经反应变为敏捷。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食管下段乳头内毛细血管环(IPCL)形态模式在GER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非糜烂性食管炎(NERD)患者20例、糜烂性食管炎(EE)患者20例和10名健康志愿者在白光和NBI模式下观察食管下段黏膜,再应用NBI模式放大内镜观察食管下段黏膜IPCL形态并进行分型.结果 NERD组患者24 h食管pH监测阳性率为55%,EE组为95%,NERD组显著低于EE组,健康对照组均为阴性;放大内镜NBI模式下健康对照组食管PCL呈茶色规律排列的卷发状、小螺旋状.NERD组85%及EE组100%食管IPCL形态为Ⅱ型,但仍排列规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食管ICPL形态特异性改变有助于GERD的内镜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西药联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 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服用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治疗组另加服中药消溃平汤剂。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5);复发率治疗组非常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幽门螺杆菌(Up)根除效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西药联用中药消溃平汤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Hp的根除作用,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常规胃镜观察下有胃黏膜糜烂、斑块、粗糙、隆起或凹陷等可疑癌前病变的患者151例及常规胃镜观察胃黏膜基本正常患者40例,应用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观察,把观察到的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分为4型。对病变区多点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将胃镜结果与组织病理诊断对照研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性对照组92.5%(37/40)患者的胃小凹毛细血管环符合Ⅱ型微血管改变;糜烂性胃炎组84.62%(88/104)的患者符合I型微血管改变;阳性对照组81.82%(9/11)患者符合III型或IV型微血管改变,应用χ2检验对3组数据进行比较,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P<0.01),与糜烂性胃炎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应用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NBI)观察胃小凹毛细血管环形态改变,可提高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